在聊中医之前,不妨说说“传统文化”,先说“文化”,再说“传统”。我们只说狭义的文化定义。
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我们知道的社会意识形式,比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等。(广义的还包括物质生产以及能力)
而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可以理解成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格、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
以上比较拗口,没关系,我们只需要知道“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时期的文化,或者更有甚者到达“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文化传承下来的就成传统了,传统不意味着保守不变,现代社会也有传统,而且在不断继承发展。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到底是什么?“致中和”。这更多体现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上,强调“天人合一”(个人认为是天地人三才一体,集中到一点就是“和”)
说了这么多,终于要说中医了。因为中医的精神核心就是“和”,是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作为一门科学(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有自己的一套科学方法论——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也是用这些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脏腑经络的病例和生理。特点就是辩证论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体现)
还有一点与西医很不一样,中医的主体是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实更多的是理论服务于实践,如果实践与理论推导结果不对,再回来改理论。正是因为这样,在人类生产力比较低,认知水平不够的时候,很多看似有效的解释拿到现代科学来看就行不通了,比如中医学对人体水代谢的过程认知如下:
水进入胃,通过脾气运化,将水向上布散到肺,再通过肺来通调水道,把水液向下传递到膀胱。通过这样一上一下的传递,水液得以遍布周身,滋润各个脏腑。当然水液在体内的运动都离不开肾脏的主持。
关于以上,“天下无疾”的一段话我很赞同~“古人没有对解剖学发生强烈的兴趣,因为对于“真理”的追求,从来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向。古人更加在乎是如何将现有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就对理论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中医理论”。
其实目前中医治疗水液代谢的问题例如水肿、小便失禁都会讲到三个重要的脏器:肺、脾、肾。而针对这三个脏器的治疗又是对上述病症行之有效的,正是这样才在脑中构建了这样的模型。
其实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在很多人反对中医,包括我刚进公司的航医对于中医某种程度上的“鄙视”。当时我就与他对质“中医经过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临床试验,不是你说得这样的一无是处”。
如果现在我更愿意和他聊一聊中医的发展史以及科学的发展不是用现代科学否定古人,那么你会在满足自己作为胜利者的虚荣心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与古人交流,吸取古人宝贵经验智慧的机会。
人们总是太自信自己有限的知识,一叶障目,看不到中医的魅力,例如中医对于传统文化的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突出表现在它强调人要通过自己的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这种人文思想体现在中医观上就是“以人为本,医乃仁术”,中医讲究“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不仅讲究人的生物属性,还有社会属性,形成生物—心理—社的医学模式,而针对人的生物属性,又强调形神合一,形成了后续一系列中医构架,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决定的。而与西医最大的不同,中医学把人看成一个有病的人,而不是看人的病。另外中医看待生命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包括健康和疾病始终用一个动态的观念来看待,运用整体、恒动、辩证观,这就是所谓的“辩证论治”(具体可上网查阅,这个涉及面很多),中医看病今天看的状况和明天的可能就不一样,治疗方法可能就要做出改变,这也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特点,始终在运动中考察生命,不像西医一旦定下是什么病症就不会变。
当然了,这种传承强调以传统和经典作为判断,好处就是后人不敢对经典产生怀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的延续下来,几千年的文化得以保留称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足的地方表现在人们太过于强调经典,束缚了人们对于科学的批判精神,这样就不会有突破。
学习中医的发展史,我们知道中医始于《黄帝内经》,而后代医学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丰富了古代中医学,在晋隋唐很多医学家继承和注释了大量医学著作,代表的有孙思邈对张仲景的《伤感杂病论》的注解,还有王叔和的《脉论》等等。然后到宋元,中国文化上学派众多,敢于怀疑经典,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和注释以前没有过的,并形成了诸多流派,例如朱丹溪的“阳常有余,而阴不足”,后来就到明清时期了,代表的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等。
中医的发展是恢宏的,科学的发展是艰难的,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随着认知和生产力的提高,这些体系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人在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就算是以西医代表的现代医疗科学能保证都是正确的吗?
所以针对对于中医全盘否认的狂生,尤其是罗胖写的“你怎么还信中医”让我义愤填膺,便凭我有限的知识和查阅书籍作上文,以此反驳,随着我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会对此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