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左右的人,为什么得大病的人多?我认为一则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处于更年期,情绪和身体都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超负荷的压力。二十世纪六十代的人受中国传统教育影响很深,从我们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时地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以带病坚持上班为荣。从22岁到45岁,这二十多年是工作最卖力、生活压力最大的时候,一边是繁重的工作,一边是年幼的孩子,压力重重,身体严重透支。这让我想起儿子四年级的时候,我家先生在盐城工地,有一天我白天上班浑身酸痛,晚上下班好不容易上到六楼家门口,头痛的要爆炸,当时我担心的要命,唯恐脑血管爆裂,一命呜呼了。懂事的儿子煮了一碗水饺,我吃好后一觉睡到天亮,然后照常上班去了。
前几年我得了带状疱疹,中秋节在床上躺了三天,前两天即不能站也不能坐,只能乖乖地躺着。更让人难受的是,右后背和右肋骨痛,平躺不行,只好侧向左面,稍稍转身也钻心地痛。知道带状疱疹的人都说这个病病毒很厉害,特别痛,免疫力下降,要请假休息至少一周。我咬咬牙,硬是坚持上班,一天假也没请。现在想来我对自己缺乏爱心了,想着不要苛刻自己,但真到了生活中。。。。。。
学者张文质在《教育的勇气》一书中特别提到了‘由健康问题,谈到寿命规划’,他说,“我们始终需要有另外一种思考,那就是对生命更敏感、更在意。有更强的生命健康意识,有指向“身体第一”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包括处置工作、处置其他问题的方式。人人都需要有一个寿命规划,你不仅要有成长规划,还需要有一个寿命规划,活得更长寿、更健康、更快乐。这是一种幸福观,我们需要有这样一种幸福观。” 虽然他说的“我们”是指教师群体,但是我认为适合于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年老,年少;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我们都需要敬畏生命,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只有爱自己,善待自己,才有去爱他人,善待他人的资本。以前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现今这个时代似乎并非如此,阶层的固化越来越明显,寒门难出秀才。顺应自然规律,每个人成长背景和成长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无论是谁家的孩子,健健康康,开开心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