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曾奇峰老师“自我边界-你之所以是你的证据”。
曾奇峰老师在课程讲了自我边界清楚是健康人格的最显著特征,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人充分地成为了自己,并且同时尊重他人的边界,乐意看到他人成为他自己。
人心理上自我边界不清,同样会对他人边界也不敏感,而且会投射到身体的边界上。在公共场合和他人距离过近,身体接触,或者说话紧贴着人,打电话声音特别大,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边界,而这样的行为会让人不舒服,有时这样的人也会让人温暖,原因也来自他们的边界不清。
很多父母会替孩子做各种决定,比如随意进孩子的房间,偷看孩子的日记,这样总被父母突破个人边界的孩子,人格上会吸引他人来突破自己的边界,这样的事情绝对不是什么对孩子有利的事情。
有的父母在孩子的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工作方面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替孩子做决定,而这样的决定下,有时候会造成孩子即使事业有成,却无法感受到成就感甚至会抑郁。
更甚至有的父母会想着控制孩子的亲密关系,按照父母的想法决定孩子的婚恋,这对于孩子的自我边界是毁灭性的突破,而且对孩子将来的亲密关系埋下了地雷,不知何时会爆发。
孩子是独立的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事情,虽然很多时候父母为孩子的心是好的,可是“好心办坏事”依然是遗憾啊。
当感到职场上人际关系复杂地无法应付时,觉察一下自己是否对工作环境和同事是否投射了超过了“工作”的需要,想要在职场找到“家的感觉”,和同事建立“兄弟姐妹的关系”,这种潜意识的需要会遭到同事的潜意识的拒绝而失望再产生各种情绪。所以,如此的时候回归“我只是来这里工作”的需要就可以了。
职场上的边界不清,会使自己和他人分开不明显,使自己的才干表现平均化,领导会自然地发现“出众的人”,而和他人融在一起的你当然无法在一群人中被发现。
杠精是什么,就是无论他人说什么,都反对。这是因为潜意识自我边界不清,所以同意他人的任何意见都会有被他人吞噬的感觉。所以表现在意识层面就是反对任何人的任何意见。对于边界清楚的人来说,不会在意他人表达的任何观点,因为别人是边界清晰的独立的人,有表达自己任何观点的权利。
如果是目的明确的有意识地在公共平台暴露个人情绪和生活,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如果是无目的的习惯性地在公共平台暴露个人太多情绪和生活,那就是边界不清了。这样会使自己感觉处于众目睽睽之下,有意无意要表演地活着,无法按自己内心活着。
边界僵硬是过分得划清界限,比如在钱上过分认真,几块钱也赋予了占便宜或被人占便宜的意义,过度保护自己的隐私,对别人对自己的一般兴趣理解为侵犯了自己,也对他人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还有礼尚往来斤斤计较。这些是边界僵硬,是边界不清的反向形成,是害怕看到自己对他人的需要,特意表现出我很独立,我不需要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