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谈社世界史5:奥斯曼帝国》3

不光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的很多大帝国,都采取过类似的管控手段。而且你注意,奥斯曼帝国当时的情况,比前面说的这些大帝国都要复杂,内部的冲突和隐患还要多。所以,按照通常的设想,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一定是更加严厉,更加铁腕。

说到这,就要提到这本书里,作者最有价值的一个洞察了。她做了大量的史料调研之后发现,奥斯曼帝国在统治上,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强硬。而是充满了妥协。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方式,与其说是一以贯之的铁腕政策,倒不如说是面对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时,所演化出的一套权宜之计。

你可能会疑惑,权宜之计也算是一种拿得出手的方法吗?权宜之计就意味着给自己埋雷,就意味着将来会漏洞百出。但是,深入奥斯曼帝国面对的具体问题时,你会发现,它发挥的作用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每一个大帝国,都最关心的问题,那就是疆土治理层面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要实现权力的全面覆盖。帝国的权力,要在每一寸土地上,都扎下根。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常说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于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来说,他们当然也想控制帝国疆域内的任何一块土地。

但是,对奥斯曼帝国来说,要想实现彻底的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奥斯曼帝国地处欧亚非三州的交界处。这里从古到今,从来就没有太平过,宗教冲突持续了上千年。现在,虽然在宏观层面上,奥斯曼帝国把这个地方统一起来了。但是,具体到每一个教派,它们之间的敌意依然非常深。可能一个不小心,就会爆发内乱。

所以,在对各个地区的定位上,奥斯曼帝国采取了设置功能区的办法。也就是,给每个地方,一个不同的定位。不要求每个地方都完全贯彻帝国的制度,只要你实现自己的定位,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

比如,给埃及的定位是,"帝国的粮仓",你只要源源不断地提供粮食就行。再比如,阿拉伯地区的定位是,实现宗教背书。因为这里有两座伊斯兰教的圣城,一个叫麦加,一个叫麦地那,它们不用上供,给帝国做好宗教背书就行。也就是,承认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在伊斯兰世界的崇高定位,号召伊斯兰世界的人都要服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再比如,对北方黑海一带附属国的定位是,帝国的缓冲区。用来防范北方的俄国人。这里甚至可以保留自己原来的国家制度,可以自己选当地的统治者。

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