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天气的原因,这段时间,所住的小城汽车一直单双号限行。因为限行,从家到单位又没有直达的公交车,上下班很不方便。在黄同学的提醒下,我发现了一条从家到单位可以逃避限行的路。
从我家的小区出来,向西,至经四路,右转,向北行200米,左转,向西沿着小路直行便到了迎宾大道。迎宾大道不在限行范围内。走到迎宾大道上,呼吸一下子就很自由了。沿着迎宾大道一直向南,过四个红绿灯便到了单位附近。左转,穿过马路,把车可以停放在便道的车位上。以前,便道上没有车位的时候,在这里停车还会担心被警察贴条儿,现在有车位了,不用担心贴条儿了,很暖心的一件事儿。
限行的日子,上班的时候我都是从上述路线走。中午下班的时候,沿着上班的路线原路返回就行了。晚上下班的时候,路线有所改变。从经四到迎宾大道的路是一条小路,路很窄,狭窄的地方双向错车有点困难。早上光线好问题不大,中午的时候车也不成问题,晚上的情形可就差了,光线很暗,回城的车又多,所以堵车很严重。我在那条小路上堵过一次,以后晚上下班的时候再也不走了。怎么回家呢?我自己又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回家的路线。从迎宾大道向北一直走到北环,然后右转走便道东行到经四路再右转南行,就可以回到我回家的路上了。
走在北环便道上的时候,车速很慢,可以浏览路边摊位上的菜蔬、果品。元旦前一天晚上下班的时候,我在北环的路上买了许多菜,有菠菜、西葫、油麦菜、西红柿、黄瓜。还有一天,我在那个地方买了一块味道很好的卤水豆腐。这样,我可以减少超市购物。
说到回家的路,于我是个持久的命题。
十几岁远离家乡外出上学后,回家的路被拉长了几百里地,从学校回家需要坐地铁、火车、公交车(或自行车),回家的次数一年当中有限的几次。因为常年在外求学,饭菜的妈妈的味道一度只能在记忆中回味。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觉出来,在远离家乡的那一刻起,我已经离家乡越来越远了,即使工作后单位和老家的距离缩短了许多。以后的很多年,我一直走在回老家的路上,但我却永远不能到达。
后来参加了工作,离老家近了许多,后来又有了自己的家。在小学上班的时候,上班的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整条道路就像布满地雷阵,中午加入了同事的小伙食团,在学校里吃午饭、休息。记得当时王秋华老师经常给我们做疙瘩汤,汤的品相极好,一流厨师的水平,至今念念不忘。在三中上班的时候,学校和家各据小城的东西,每天上下班横穿整个城市,大把的时间奔波在路上,而且,因为路途遥远中午不能回家,只能吃食堂,吃来吃去把胃吃坏了。六年前,到了新的单位上班,单位在城市的西边,终于和家离得近了,终于可以中午回家,可以在家里喝一口暖胃的热汤了。家和单位的距离大大地缩短,用在路上的时间减少了许多,时间富裕了,感觉轻松了许多。
年少的时候,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现在,我所在的地方成了外出的小朋友梦里思念的家。
家是栖居的场所,家是亲情的源泉,家是牵挂的终点。无论何时,身处何地,我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