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吃饺子了!”母亲的呼唤绵长而温暖,像寒冬热气腾腾的饺子,回旋在悠长的时光里!
“冬至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这是母亲每年都要告诫我们的话,于是两个流着鼻涕出去疯跑的孩子就会乖乖的把饺子吃了。因为想起冻掉耳朵的疼痛,吃喷香的饺子能补偿,是再便宜不过的事了。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母亲念给我们的数九歌,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也都知道从冬至开始“数九”,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开始了,一顿冬至饺子,就是保暖一个寒冬的开篇。
“冬至大如年”在传统的观念里,冬至像过年一样重要,是新年第一个真正的节日,是我们走向新年的开端,过完冬至,我们就可以数着日子过年了,带着对新年的无限企盼,冬至的饺子是温暖而快乐的!
爷爷最爱吃的,是羊肉馅饺子,一家人围在厨房案板前的小桌周围包饺子,母亲把和好的面揉了又揉,搓成长长的一根细细的长条,拿刀啪啪啪把长长的面切成小段,捏起一把面洒下来,然后把小段按成小圆片,拿起小擀杖飞速擀起来,小擀杖在飞舞,面片在下面飞旋转,转眼间,一摞饺子皮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爷爷奶奶坐在小桌前包饺子,父亲拉着风箱烧火,出去疯跑的我和弟弟也早被母亲拉回来,坐在炕上剥父亲烧好的红薯吃。
饺子熟了,奶奶和母亲先盛了一碗供奉灶王爷,又盛一碗放堂屋中堂,供奉祖先吃过,最后才每人盛一碗,坐在堂屋圆桌前端端正正的吃,记忆中的冬至节,到处是腾腾的热气和亲人温和而充满希望的脸。
“吃过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奶奶坐在午后的阳光下,一边引着长长的棉线缝衣服,一边慢悠悠的给我讲过去的故事,阳光把她满头白发照得晶亮,像孕育了一年的大雪,静静的覆盖在时光的车轮上……
“很久以前,三个媳妇比赛缝衣服,相约冬至这天开始,一人做两人看,不能偷工减料小针脚换成大针脚。”
“三媳妇年轻气盛心高气傲,抢着要争第一,于是就第一个开始做,手脚麻利的她不到一天功夫,一件平整匀称的衣服就做成了。第二天,二媳妇不甘示弱,满脸不服拿着针线上了阵,紧赶慢赶,到太阳落山,竟然做完了两件衣服。”
“第三天,大媳妇慢悠悠铺起裁好的衣服料子,戴好顶针,捏着认好长线的细针在头发上理了理,开始飞针走线,娴熟的针线如行云流水在绚丽的布料间翻飞,第一件、第二件,残阳滑落的瞬间,第三件彩衣做成了!”
“大媳妇把做好的好看的彩衣给两个媳妇各送了一件,然后道出了自己取胜的秘密,三个媳妇哈哈笑过之后,越发和睦敬重!”
奶奶的故事温情而久远,她教给我谦虚、睿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的善良!
我仿佛看到冬至过后,一天比一天拉长的棉线在暖阳里熠熠生辉,奶奶和母亲劳作的身影在光线里交替。“吃过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这是农耕社会对劳作的企盼,对时间的珍爱和向往!
奶奶坐在阳光下缝出的,除了厚厚的棉衣,还有遮住耳朵和脸的棉帽子、护住两手的暖袖,直到长大,我们的耳朵没有冻过一次,厚厚的棉衣呵护了我们整个童年,甚至延续到成年以至以后。
成年以后,参加工作,我从来戴不惯别人手上戴的花花绿绿的手套,我戴的永远是奶奶做的“暖袖”,因为在衣服上加的这一截“暖袖”,是奶奶再一次加深的爱,五根手指汇在一起享受这厚厚浓浓的爱意,再缤纷的手套如何能企及?
如今,奶奶的温暖只能在回忆里享受,母亲的饺子我也不经常吃到了,奶奶和母亲在我心中的温暖早已定格,在时光中交替着变,冬至热腾腾的思念早已生成。
那份对生活、对亲人绵绵不绝的爱,时刻延续在我生命的前路里,成了我今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而今,冬至又至,温情尚暖,溢满爱的岁月长流不息!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写作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