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我发现了儿子的一大特长——诡辩,他总能用那三寸不烂之舌,把所有你觉得不合理、不恰当的事,都美化为非做不可的“高端操作”。
就说点外卖这事。有一天儿子跟我说:“妈,我花二十块钱买了100元的外卖券。”我当时就惊了,问他:“这么多,你一个月能用完吗?”儿子特别笃定地回答:“那当然,我们天天点、顿顿点。”我赶忙开启教育模式:“总点外卖可不行,太油腻,不健康!”儿子马上反驳:“妈,您说得不对。我们学校的外卖只在学校内部供应,而且假期一直不关门,食材新鲜。而学校食堂和我们一起放假,开学那几天,用的很多东西都是存货,肯定没外卖店的新鲜。再说了,外卖店用一次性饭盒,食堂用公用餐盘,卫生没法保证。最重要的是,用这些券算下来,比直接去店里买还便宜,还不用下楼,吃的东西一样,又不费事儿,何乐而不为呢?我知道外卖不好,但去餐厅就能保证干净吗?眼不见心不烦呗。”得,我只能举手投降。
再比如关于吃炸鸡薯片、喝碳酸饮料等坏习惯,儿子会说:“妈妈,我知道您说得对,可现在吃垃圾食品,就是因为年轻才有感觉。您看,现在让您吃炸鸡、薯条,您都吃不下去了,还不好消化。我们现在吃这些,带来的情绪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缺点。再说,我只是偶尔吃一下喝一下,并不是经常……”我又一次败下阵来。
现在,每当看到儿子准备开启滔滔不绝模式,我都直接认栽,说:“不说了不说了,送你一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以后就知道我说得多么正确了。”
“妈妈,以前是不是也有人给您说过这样的话呀,您当时听了吗?我给您说……”得,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