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宝藏梅沟通演讲|这是积极沟通吗

事例:

20岁女孩最近报了个吉他班,一对一学20节课。因为刚学,还不知道到底是真爱还是浅浅喜欢,所以向她的X哥哥借了一把40寸吉他。男孩子用的,她用还是大了一点。

她爸爸回家找她闲聊:今天弹了多久?

女孩回复:弾了40分钟,手都抽筋了,有点够不着。

爸爸说:我听了你弹得蛮好的,听说X哥哥早没弹过了,要送给你。

珊:老师说吉他大了,不适合我,建议我买一个。

她爸回复:我觉得蛮OK的,不要买啦!

女孩说:一点都不OK!

看到她父女俩为这件事达不成共识,我想到她最近不是学驾照吗?于是我解围:“等你学驾照考过科三了,可考虑买一个吉他。”

她略有所思:“驾照是要考的”。

妈妈问我,这个场景怎么做多维度视角的记录

我来斗胆理清一下

女孩:新学习的吉他借哥哥的,有点大,有点够不着,谈40分钟就累了,还手抽筋。

感受:累,辛苦,开心,有成就感

需要:肯定,支持,欣赏

请求:爸妈支持买把合适的吉他。爸妈能欣赏肯定我

爸爸:女儿要买新吉他

感受:心烦意乱,恼怒

需要:节省

请求:将就现有的旧吉他

妈妈:看到父女俩的冲突

感受:恼怒

需要:和谐

请求:等你通过科目三的驾考,就买新吉他

我的理解与思考

一人学吉他,三人各有想法。

我请妈妈确认关于她的感受是否符合。

妈妈回复:

我的感受:缓解矛盾,拖延时间,最好收获一石二鸟,没有恼怒哦,我应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思路。没有恼怒。

我需要进一步确认妈妈的感受。

如果你不切入进去,是不是父女俩会怼得更激烈。妈妈是不是不想(恼怒)看到父女俩的冲突。

一石二鸟是什么意思?

稳住女儿的情绪,延时满足

稳住爸爸的情绪,推后购买

前面有描述,不确定女儿浅尝则止还是会深爱,说不定孩子一时兴起,一时兴落,吉他不用买了[笑脸],是这样的一石二鸟吗?妈妈说这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思路。

不用立刻解决,时间会有答案。

对于父女俩来说,算不算积极的解决方案呢?

对女儿来说,近期没有解决,还得忍受一段时间不匹配的吉他和手抽筋,女儿就算吉他没有坚持下去,也会记得这一段旅程,没有得到父母支持,在自己和父亲有冲突时,妈妈选择交给时间来决定。

对爸爸来说,如果女儿很快就浅尝则止了,那就刚刚好,省了钱。

如果考完科目三还是买新吉他,还是得浪费钱,本质上与爸爸的需要相违。妈妈提出延时满足的缓兵之计对爸爸来说是迟早要买面对的问题。

旁观者角度,反正都要买的,迟买不如早买。

全然的支持,对一个大女孩来说,是一种肯定。尤其是一个需要肯定的大女孩。

考验孩子决心另当别论,看需要的优先级吧

如果我们想要培养孩子的兴趣或是坚持,那就支持她去买。

如果孩子哪天没能坚持,孩子可能会说,我爸妈吉他都不舍得给我买。

毕竟她已经是成年人[拥抱][拥抱]

是需要一些外力来促进内在动力的特别阶段。

对她来说,看似金钱的支持,也可以解读为爱的支持。忍心她弹得辛苦,不支持吗。哈哈。

最后回到非暴力沟通,如果需要和谐,就一件一件事来四要素的共情和满足需要…

对女孩来说

爸爸可以有的回应:

爸爸听你弹得很好听呢,看来你很有天赋哦。这把吉他有点大了,弹得你都手抽筋了,那你的感受怎么样,觉得自己能扛得住吗(关心孩子,而不是因为花钱而忽略孩子感受哦)?

你的需要是什么呢?是希望爸爸妈妈怎么做?是现在买一个新吉他还是租一个合适的,还是先用旧吉他上完这一期课,看自己你自己是否真的喜欢,真的能坚持?

这时候,父母突出真的兴趣和坚持品质,问题抛给孩子,她会思考自己是否能坚持是否真热爱咯。

看到父女俩互怼之后,妈妈可以有的切入:

我也听到女儿弹得很好哦,让我看看,手都抽筋了,妈妈给你按摩按摩。

爸爸提议女儿先用旧吉他,是担心她不坚持吗?

旧吉他已经坚持几天了,合适的吉他肯定更能坚持,女儿你看现在需要买一个或租一个合适的吉他吗?

我们相信自己养大的孩子,会重视坚持,如果她不确信自己是否能坚持,相信她会掂量自己现在是否要买新吉他。

孩子的品质是一次次试错中锻炼得来的。信任,希望,是成长的动力。

特别是已经长大的孩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