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非常容易自暴自弃的一个人,从小都是在自我否定中度过的。别人都在跟老师家长说我一定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而我总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打着退堂鼓,我可以吗?我行吗?
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基本上伴随着我的前半生。这样的人很难融入到一个新环境中,因为我们会异常的敏感,总是觉得周围的人会看不上自己,会嫌弃自己。其实从小自己的条件虽然不是特别好,但也不是特别差。长相啥的都不说了,毕竟是爹妈给的,自己也无能为力。学习成绩嘛,万年老二。你能明白这种万年老二的感受吗,就是无论你如何努力,你前面总是有个山顶,告诉你:小姑娘,你还要努力呀。
在那个成绩就是一切的时代,我自然而然就成了班里的副班长。这也许是我有生以来当过最大的官了吧。其实挺享受那种统管班里一切事物的感觉,但总会有人时不时提醒自己,你是个副班长,你的上面还有个班长呢。于是自傲的基因里埋藏着深深的自卑,这也许就是我骨子里的底色。
如果说我的人生还有什么关键词,那一定是克制。这个词在我们的父辈更明显,到了我们这一代其实也受到了父辈很大的影响。我们总是被教育大胆说出自己的欲望是很可耻的行为。比如我小时候很喜欢在脑袋上戴上那种几毛钱买的红色纱巾做成的大红花,可是我的父母还有周边的朋友每当看到我带上头的时候都会来句:这是神经病的打扮。于是为了迎合他们,我默默的把红花从头上取掉,换上妈妈所称赞的素净的小发夹。小孩都喜欢吃糖,可是父母会告诉我们,家里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你竟然还好意思要吃糖。于是慢慢的看到自己的喜欢吃的东西,顶多是站在那里多看两眼,再也不会大声说出来自己的需要。
这种克制甚至延申到了今时今日。在朋友聚会中看到自己心仪的男孩子,不敢上前,只敢远远的躲在一个角落看着他与别人谈笑风生。一起拍合照的时候,也只是远远的看着他的那个方向。朋友问我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我说他那样的就行。朋友问我是否喜欢他,我也是连忙否认,说只是喜欢那个类型的。
看吧,这就是我们这种骨子里自卑,感情上克制的人的所作所为。很多朋友很难理解我们这种行径,因为在他们看来喜欢就要说出来,想要就要主动努力去争取。失败并不可耻,被拒绝也并不丢人,让自己在遗憾和悔恨中度过那才是最大的失败。
也许这就是人生,我就是曾经的我的堆砌,而你现在的高度也是曾经的你一步一步的来的。生活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过去已逝,未来尤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