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家长的交流中,遇到了很多“完美”妈妈,孩子痛苦她自己也痛苦。我们看一下专家的分析:
一、追求完美本身是人格脆弱的表现。
这样的妈妈既不能承受自己的不完美,也不能承受孩子的不完美。她的超我过于严厉,所以使她随时处于害怕犯错误、害怕被批评的紧张之中。如果犯了错误—其实这些错误对一个不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微不道,但在她看来却无法承受,并本能地倾向于把责任推向孩子,孩子就成为为了她攻击的对象;当孩子“犯错误”(这个错误同样可能微不足道),她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羞耻感被激活,就会使她加强对孩子的控制。
尤其当孩子处于1-4岁排便训练期时,要求完美的妈妈,非常大可能培养出一个有强迫倾向的孩子。
二、追求完美的妈妈向外呈现的,不是那个有“瑕疵”的、鲜活的自己,是个被伪装的、虚假的自己。这使孩子无法通过妈妈的“镜影”看到真实的自己;换个角度说,这样的妈妈眼里的孩子,也不是那个需要慢慢长大的“小人”,而是生下来就是“伟人”、“圣人”,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以后的一生有可能在寻找真正的自己这个过程的具体表现可能是:用变得更糟糕来报复性地对抗妈妈对自己的完美要求。更糟糕包括各种心理疾病、心身疾病以及人际功能方面的障碍。
三、追求完美的妈妈,自然不会放心老公跟孩子的关系,这会使孩子从母婴二元关系向父-母-孩子的三元关系发展受阻,影响到孩子的社会化。这样的孩子可能一辈子纠缠在跟妈妈的关系中不能出来。
我们指的是心理上的纠缠,与空间距离没有关系。比如,一个孩子上大学就去了美国,跟妈妈在物理空间上相隔万里,但Ta却像是“背着妈妈”远行的行者,身体虽在远方,关系却还是早年的关系;在满足妈妈的要求之前,ta无法发展其他的关系,也许永远无法发展健康的、不被妈妈影响的其他关系。
下面说说60分妈妈:
一、60分的妈妈自己已经放弃婴儿般的自恋。
她不再需要通过自己的完美来得到他人的爱,因为她完全独立、能够“自给自足”。她能够面对自己的“瑕疵”,不会感到羞耻,所以她也能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会要求孩子完美来抵消自己的不完美导致的羞耻感。
当孩子处于放松的状态下,ta不会犯更多的错误,而会犯更少的错误。因为错误,经常是潜意识故意犯的,用以反抗他人对自己的过度控制。
二、60分的妈妈,有着最接近真实的自我,孩子在她面前也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在这样的妈妈的“镜影”下,孩子一开始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解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如何满足妈妈的要求之上,这也就避免了以后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真实的自己。
三、60分的妈妈,离100分的妈妈,所缺的那40分,有无穷无尽的妙处。我们这里说三个。
1、这个缺的40分,构成了所谓“母婴间隙”(这也是温尼科特的术语),就是母亲与孩子的距离的意思。这个间隙在孩子长大之后,就名为自由。很多人认为,自由的价值高于爱情甚至生命本身。
反观没有这个间隙的孩子,会对“窒息性”的关系成瘾,他们成年后要么仍然处于跟父母的纠缠中,要么处于跟他人高浓度的冲突关系中;有的人支气管哮喘,还有迁延不愈的鼻炎,也往往是由这种窒息式的关系导致的。
2、这个缺的40分,为他人的进入开了一个口子。他人可以是父亲、老师、同学和朋友,孩子的世界从此变得天宽地阔,心灵也相应地变得浩瀚无边。40分的缺憾,原来不是缺憾,而是真正的完整与美好。
3、这个缺的40分,是科学艺术等方面创造力的无穷无尽的源泉。它可以使我们用智力和想象力,去“制造”一个完美的妈妈。很显然,现实层面的完美妈妈,是对这个创造力的扼杀。创造力变成了对完美妈妈的否认,激活内疚感,在超我的监视下,创造力变成了罪恶本身。
当然,很多妈妈也想拜托100分妈妈的痛苦,却道理明白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这个就需要不断地自己修炼和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