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定价,定价和需求有关,房子越来越多了,房价怎么不降?
先举一个例子,单车,武汉增加了快速公交,多开了两条地铁,那么用单车的人在哪儿?需求是不是降低了。先说需求,用单车的人,远距离的即需要长时间骑车才能赶到的,骑车需求很小,那么短期,去菜市场买菜,亦或是去一趟商场,那么自行车需求更大,怎么说?一是去买菜或是去商场的时候,私家车比较多在路上,容易堵,这样路途近,停放方便又兼顾着锻炼身体的“大国策”,这种人群少吗?需求小吗?再说定价,半小时一块,如果你算一天24小时48块,一个月30天1440块可以买好几辆车,你骑车连续骑两个小时看看,还会不会继续骑两个小时,它是服务短途的,短途并追求方便快捷这样的人群是它的需求人群,不少,还有很大的年轻人基础在(大学生)。话说回来定价这就像个金字塔,半小时一块那么我最多骑一个小时两块,那么相差一块钱的事儿你会计较吗?它就像金字塔塔底加了一把沙子,起不了多大的视觉效果。当然还是和公交车做个类比,武汉公交车上车2块,便宜的有1块的但是通常车次少。对比单车,随处停放的优势,骑车到门扫码开锁的便捷,锻炼身体的社会观念,这就是价值。
再来一个,租房,短租一天200,长租一个月2500,乍一看,短租一个月30天是6000,远高于长租2500,那么这个定价怎么来的呢。首先国家和政府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干涉,加上武汉这里流动人口多地域大交通枢纽等特点以及摸索了几年的市场,在租房这块,有着市场化的特点。这个前提下我们分析这个房租的定价和需求,☞用房的期限,即长期租房的人更看重房间舒适度,厨房阳台,他们关心着这里的隔壁邻居甚至小区安保物业,关注点特别多,这样下来选择周期长,而短期租房的人看重的比较少,地理位置,房间舒适度,考虑时间短。声明我除去两者更多的相同点只举了不同的特征。现在你可能会想,怎么不是长期租房更贵呢?那你还是没有理解需求,长期租房的人拥有的信息量多(多为本地工作)而短期租房的人拥有的信息量少(多为外地过来旅游),信息量的作用显而易见,信息越透明,价格的利润会更低,价格更接近价值。
总结一下,我们举了几个单价,这是同类商品不同使用时间的定价。有几个需要区别的,第一是定价对应需求,需求对应需求人群,简单地说,一对多叫优势,多对一叫竞争。第二总收益不是由个体单价组成的,房子租一天这个价,房子租半年一年是天价乘以天数吗?显然不是,简单地说,这不是同一个商品。
个人感受,集体收获,信息量的收益和负力
那些做平台的,
广告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