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6月2号对我来讲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个日子是一款出行软件帮我记录的,这个出行软件盘点了用户一整年的出行记录。在我的6月2号上它这样描述: 这一年你超级努力 ,记得6月2 号这一天你起的特别早,刚刚4点46分,就从静安嘉里办公楼出发。
其实4点46分并不是我那天的起床时间,而是我当天结束工作,离开办公室回家的时间,5点多到家上床睡觉, 然后第二天早上9点多,我又坐进了办公室。而那是一个周末。
这就是我去年春天一直持续以来的工作状态。因为去年此时是香港资本市场一场火爆的时候,作为律师,我帮客户做港股上市项目,做到没有觉睡。坦白来讲,入行之前我想过这一行会和辛苦,但也没有想到会这样的辛苦。我相信每一个律师,我的同行,包括可能正在看演讲的我们法学院的同学,在入行以前我们都以为或者我们都期待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一段优越的生活,体面的工作环境,在实践中迅速认知商业社会,在工作中,你有机会向最优秀的前辈去学做人去学做事。
这些事情我都得到了。说的是实话,但在得到的同时, 我也在面对一些其他的东西- 我在面对浩如烟海的文件,合同协议动辄几十页,招股书动辄几百页,尽职调查资料动辄几百份。 我面对的是一个有时候可能会有有一点寂寞的工作环境,很多时候就是我一个人,一台电脑,两个屏幕,一个电话,一整天。
我可能那一天唯一说的一句与工作无关的话是对外卖小哥说: 谢谢。
我同时面对的还有高薪服务行业特有的压力: 客户可能会很着急,晚上11点半刚结束电话会议,第二天一大早就要交出一大版新的文件。那我要么就是下了电话会 ,立刻开始写,写到凌晨4 点; 要么就是赶紧回家睡觉,睡到早上4点爬起来写。我见过还蛮多次上海的凌晨4点。有的时候大家夜里也都会很大,我会被斥责。作为提供法律服务的一方,我并没有发脾气的立场。我更没有时间去跟别人争论到底是谁对谁错责任在谁。
我最合格专业的做法是收起我的情绪,吞下我的自尊心,面不改色继续提供我的服务。做好我该做的事情。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那你们律师行业是不是行业有一些问题?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行业,我避开法律行业就是了。
这两个风格迥异的行业却都告诉了我一个同样的道理:我们经常说有一句话叫,老天爷赏饭吃。这几年下来我觉得它说的是对的。 老天爷会给每个人都赏几碗饭吃。但是作为一个年轻人的我,任何行业的饭,我都不可能轻轻松松把它吃下去。
因为每一个行业外人看的是热闹, 他们看到你衣食无忧,鲜花掌声; 他们看到你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实现自我,完美。 但身处其中每一个从业者,扎扎实实走过了每一个深夜和黎明, 甚至可能走了很长时间的夜路都还没有看到黎明的影子- 这些人是冷暖自知的。 因为鲜花掌声的背后,可能会有眼泪; 衣食无忧, 真正舒适的生活背后,其实是无尽的等待。每一个高光时刻它有多灿烂,那个高光周围的阴影,就可能曾经有多寂寥。
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战争与和平中的第一句话这样写道: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才各有各的不幸。 我觉得这句话放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是同样适用的。 成功的从业者都是相似的而每个行业起步的从业者则各有各的苦。
有的苦在重复劳动,有的苦在风险都低概率,有的苦在生活清贫,有的苦在勾心斗角,有的苦在透支健康, 有的苦在透支情绪。 熬过了每一种苦,你会发现成功好像都长着一张相似的脸: 春风得意,笑颜如画。
但在这张脸浮现之前,那些五花八门的苦可能才是一个年轻人真正要做的职业选择: 有哪一种苦是你吃得了的,哪一种委屈是你能心甘情愿咽下去,咽下去后还能重新出发的。又有哪一种黎明前的黑暗是你愿意耐心去等待的。你选好了,就是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也作出了一份对自己的承诺。
职业选择这个东西就像蛋糕一样,每个行业都是一块蛋糕。按照规则,蛋糕必须要从下往上吃,而每块蛋糕的最顶端就放着一颗特别特别甜的糖。我们都想吃糖,所以我们必须吃蛋糕。按照常理你觉得糖这么甜,蛋糕应该也蛮甜的。
然后你拿起第一口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我手上的这块蛋糕呢,很苦,难以下咽。然后我看到你手里也有一块蛋糕,不苦,但是是辣的,辣到呛眼泪。然后我们一起看着他手上有一块蛋糕,不苦也不辣但是是酸的,酸得五味杂陈。
我们尝了很多的蛋糕,我们尝了越多的蛋糕,就越明白一件事情: 没有一块蛋糕在你刚吃的时候是甜的。每块蛋糕也都只甜在最顶端的那一块糖,而为了吃到糖,我们就必须要先吃下一块难吃的蛋糕。
所以我想了想,我尝了尝,我就在酸苦涩辣各种不太好吃的味道里面,我选了一种我最能承受的。我下定决心开始吃,我一口一口地吃,坚持吃。 越吃越甜。因为我知道我吃下去的蛋糕越多,我离顶端的那颗糖就越近。你可能问我这是何苦,为什么要为难自己。
我说因为我相信每个人的人生都值得一颗很甜很甜的糖,更重要的是游戏规则规定了,这颗糖,没有任何人能够把它从任何一块蛋糕上直接拿下来给你。我们每个人的糖,都要我们每个人自己才能把它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