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哇,好熟悉,这不是教导我们: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一辈子要学习,学海无涯苦作舟。
等等,庄老没说完。
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擦,累不死你。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靠,知道学不完还要求,活该累死。
庄子果然实在。他是这个意思么?从他本人学识来看,肯定不是不求知的人。
再往下读。为善不近名,为恶不近刑。缘督以为经…… 哦,顺自然之道,养亲近年。教我们如何养生呢!
道家要我们把握事物的自然本质,我觉得有两种方式:一种类似于虚竹破棋局,天生的独特;一种就是唐僧取经,经九九八十一难,还得有贵人相助,才能上九重天,一览众生,原来如此渺小,悟出自然的道理。这两种方式,都离不开:命。(跑题了,这个是不是得看看易经去?)
也许庄子是第一类吧,不过大部分还是凡人,靠着不断求知学习,才有可能看得透本质——这也是每个人的理解而已。不论怎样,求知也是有度有方法的,顺应自然,否则就走火入魔了。
庖丁解牛,秦失悼老聃,独腿的右师,也透露出庄子对顺应自然的再三强调。不过,庖丁没十九年的工夫和研究,也理解不了这解牛之道。
慢慢体会出,道与儒的区别。道更加偏重人的生物本能,儒让我们更加超脱于生物本能。
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 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 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 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 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髋,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 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 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 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 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 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 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 “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 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 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 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