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淋漓,总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总是催人老。
日子平淡,顺遂安然。倒班让生活节奏变得紊乱:朝霞未挂天幕时,我已在灯火通明的车间忙完一阵;星辰满天,夜深人静时,我又乘月而归。恍然,已过一轮春秋。两三年前,从未想过会回到昭通,做着一份稳定工作,过着倒班生活。那时我还沉浸在安妮早期作品带给我的世界:繁华的大城市、拥挤的地铁、人来人往的街、卖花的女人、隐蔽角落的CD店……我可以选择淹没在人海,租个巷子里的旧房子,上班下班,熬夜看书写字,没人认识我,也懒得社交,不接受他人声音。我讨厌吵,依然认为解决纠纷与矛盾最好的方式是独善其身,不与之争论往往能换来清净。现在的生活很平淡,做饭、聚餐、喝酒、看日落。偶尔散步、打字、收到朋友问候信息。快一年独处时间,我慢慢与自己和解。那些暴烈的、汹涌的、疼痛的事物,只在某些夜晚,入我梦来。平淡成为生活的主色调,还好,一切顺遂。明年要自己建个园子,亲手栽喜欢的花草和果树,春天看花开叶茂,秋天看果实挂满枝头。如果可以,我愿意就如此老去。
千人千面,所趋同化,亦是迷糊。在文学作品的人物塑造过程中,每个角色会被赋予不同的特色,换句话来讲,身上有张力。这种张力让人物跃然纸上,变得鲜活立体。他们身上的特质,如勇敢、阳光、稳重、阴险、俗气等,让人物有线条和棱角。其间,更深层次,会涉及价值观和信念,不断被推倒重塑,进而形成人格魅力。而在具体生活中,我感知到的却是人在被同化。这种同化来自于多方面,比如追求车房、恋爱、婚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也变成资产或是资源。没多少人愿意去深层次了解一个人全貌,也很难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政策变化,去体察人间疾苦。人们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计较着利益得失,变得狭窄。最近看许知远的节目《十三邀》,给了我另一个看当下不同人群的窗口。他感知敏锐,对目前流行文化的盛行持忧虑心态,试图走近,试图理解,试图找到纽带,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进行链接。我阅历浅薄,思想局限,能感知浮躁之风,却写不出有力量的文字,去追根溯源和纠偏。怜诸君麻木不仁,诸君怜我应如是。想来,我与诸君何异。
越尽青山,尤念谁。前些日子,动了去大学校园看看的念头。昭通离红河,辗转需一天车程。前些年来回不觉得累,有盼头,有想见的人。最近两年心好像苍老一般,不愿去太远地方,奔波让人疲累。我好像一直在告别。每个阶段,陪伴我的人,都在匆匆的时间里,漂泊而去。怀念青春飞扬的日子,那时我们有梦,有奔赴的勇气,有一腔诗意,有对美好事物细微的感受力。目前还有些朋友留在蒙自发展,也是许久未见。真想回去再和他们共饮一杯,哪怕未来我们散落天涯,变得庸俗市侩,可这些日子确是闪光的。我不知道还在期待些什么,隐晦、明媚、破碎,充斥着我的日常。常常一个人在阳台喝酒,看远处的山,天上的云,以及傍晚穿透云层散落人间的光晕。很好看,且有力量。困了,迷糊睡去,再醒来时,恍惚觉得再次重生。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两月,享受着,也坠落着。朋友圈有人恋爱,有人结婚,有人去看山川湖海。我还在寻我的岸。
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背弃,方坠暮年。19日晚,一好友查成绩未上岸,连夜赶回。我们约在一家酒吧见面。下班出门时,已是深夜,下了场雨。我听他说着他的努力,他的遭遇,以及他的不甘。我理解,却难以安慰。一直以来,我好像都是如此,有共情能力,却常言不由衷。后我追问,下一步怎么走。他答,想继续考研。沉默了会儿,我觉得很好,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考公的、考研的、工作的,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轨道上。总该去热爱点什么,去走在路上,去翻开书本,去爬山丘,去淌河流。
平淡日子里的顾念,不过是想成长得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