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里面有不同的场所,有学校,有公司,有家庭。我们习惯于证明我们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学校里面,在公司里面,必须要交出一份好的成绩单。可是难道,在家庭里面,我们也必须要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交出一份好的成绩单吗
今天情商课的一开始,我们最好就能够厘清清这个态度。家庭提供了爱,提供了我们与家人的关系,提供了价值观的传递,可是,它不应该是竞争的场所,它跟学校和公司的功能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能够先确立这个心态,我们就可以了解,家庭不是我们索取好的评价的地方。如果能够确立这个心态,我们才有办法面对今天的情商课所要聊的这件事情:我们怎么面对来自家人的亲情绑架?
有的人说亲情绑架,有的人说亲情勒索,不管说的哪个,都是同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有把柄落在了对方的手里,结果对方对我们予取予求,没完没了。最常听到的勒索案例当然就是,你有不想要被别人知道的秘密,不管是某一张照片,或者是某一件行为被别人知道了,这个人上门勒索你,今天叫你交10万元,下次10万元花完了,继续要跟你要100万,你永远都脱不了身。因为这个把柄永远都握在对方手里,不会自动消失。家人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个你永远都脱不了身的存在。
所以,如果家人要用感情来勒索我们,那我们落在对方手中的把柄是什么?就是这个“希望对方给我们好评价”的需求。我们没有办法自己认可自己是好孩子,我们需要爸爸妈妈给我们打分数,确认,盖章。爸妈说我们是好孩子,我们才是好孩子。所以,当我们察觉到自己遭遇到了感情的勒索的时候,我们要建立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我们所说的,我们没有必要在家中交出一份让别人满意的成绩单。我们必须认可自己,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存在的价值。
当你觉得自己遭遇到家人的亲情勒索的时候,我们建议的第二个心态是,不要觉得世界上有幸福的范本。如果你听说过幸福家庭的范本,那是假的;如果你见过幸福家庭的范本,那是他们演出来的。就像我们相信一件事情,就是世上没有正常人。所谓的正常只是一个想象,是一个传说。我们每一个人对比于那个标准,都有不正常的部分。
中文的老话里面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一个家庭都不一样,遭遇的困难,享受的快乐都不同,也就是说,一旦我们能够把自己从“对于这种幸福家庭的范本的追求”当中解救出来,把我们自己从所谓的“标准的优秀儿女的身份”当中给解救出来,这是我们不再被亲情所勒索的第二个重要的原则。
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对于亲子关系的描述,有的时候会达到歇斯底里的程度。比方说,小时候可能有人听过二十四孝的故事,有些故事几乎到了匪夷所思的状况。妈妈想要吃鱼,结果小孩就光着身体,去冰块上面躺着,把冰融化了以后,从水里面把鱼给捞出来,给妈妈吃;妈妈想要吃肉,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煮给妈妈吃……这么极端的故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是在我们的文化中被当成是孝顺的范本来看待的。我对于这方面观念的进步其实没有很乐观。我相信如果现在有人真的做出了这样子的行为,一定在某一些地区会被认为很荒谬,可是在某一些地区,可能依然是会被推崇的。
亲情勒索得到了明确的定位,是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Susan Forward,福沃德医生。福沃德医生她知道,亲子之间常常存在着控制的关系,如果小孩小时候就习惯被控制式的教养,长大了以后,很容易就会接受亲情的勒索。当父母对小孩采取控制型教养的时候,经常挂在嘴上的话会是“我是因爱你才这样子对待你,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才这样做的。”而严重的时候就会说,“早知道你会这样,我当初就不该把你给生出来。”“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你将来一定完蛋。”当父母亲动用到这些句子的时候,这些句子背后隐藏的心态,是感情不再只是感情, 感情是权力,感情是武器,感情可以拿来发挥威胁的作用。
父母亲会走上这条路,有可能是因为在他们自己的生活当中,失去了很多可以控制的对象。可能父亲在公司里面,他没有办法控制别人,反而被别人所控制;或者妈妈在自己的社交生活当中,她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她无法控制别人对她的观感。可是我们人类多少都希望,生活当中起码有一部分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如果外在环境让我们感觉到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控制,回到家里面,我们就会寻找一个好控制的对象。
也许是在这样的心情之下,爸爸妈妈对小孩开始采取控制,也许是在这样的心情之下,爸爸妈妈对于生活充满了无力感,觉得失控了,回到家里面要找一个比较容易控制的对象,要不然就是宠物,要不然就是自己的小孩。这种控制型的教养发展下去,有一天有可能就会延伸为感情的勒索。只要你不听父母的话,你不这样做,你就不是好孩子,你就不能够及格,你就没有办法在家庭这个场所里面得到模范生的评价。
我前阵子看了一本书,叫做《家人这种病》,我想这样的书名,在我们的文化里面也算是惊世骇俗的。在《家人这种病》这本书里面,作者提到了一件事。她说她一直抗拒跟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可是爸爸过世之后,只剩下妈妈,她试着要跟妈妈住在一起,后来实在是喘不过气来,她决定在离妈妈很近的地方,自己租了一户公寓。她给妈妈的选择就是,我知道你年纪大了,一个人需要照顾,如果你愿意来住的话,我的公寓非常欢迎你来住,可是我们两个不要一直生活在一起。
《家人这种病》的作者,是一位日本的很有生活历练的社会评论家。即使以她的生活历练,她都还是需要尝试看看,发现行不通,才能够体会到不应该遵循世俗的标准模式,而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够接受的、能够执行的方法,来解决自己家里面的问题。
今天的情商课就是希望建议我们大家,一旦察觉到来自亲情的勒索的时候,我们重新提醒自己这两个原则。第一个,家庭是爱的场所,不是换取成绩单的场所。家庭应该帮助我们一起面对外界残酷的评价,而不是本身成为一个残酷评价的来源。第二个原则就是,不要相信世界上有幸福家庭的范本,不要勉强自己去做所谓标准的优秀儿女。希望我们所建议的态度能够帮助你,之后在面对来自家庭的亲情勒索的时候,能够知道要怎么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