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看到一句很喜欢的话:
“我攀过一个山头,山顶上的风吹着耳郭;我见着雾气环绕着山下的屋宇,树林,鸟禽;我虔诚地跪拜在庙外,祈求温柔待世,温柔待世,温柔待世。”
一下子就被这句话打动了。或者说,是被这两个字打动:温柔。
我是极其渴望温柔的。渴望我所生活的世界温柔,渴望别人待我温柔,也渴望自己能够温柔地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我见过最温柔的人,是我高中的语文老师美美。虽然偶尔她也会因我们的淘气而生气,但我记忆中的绝大多数时候,她都是笑着的。像微风,似朗月,如花蕊,若暖阳。
高二开始写话题作文。也不知是我脑洞太大还是出题人思维语域太窄,在高二上期,我几乎每一次考试的作文都会写偏题。
我们的地理老师是个怪物。用他的话来说,是喜欢我所以愿意和我开玩笑;但在那时的我看来,他就是看我不顺眼,每天都想着批评我。
有一天晚自习他又批评我了。青春期的敏感和自卑加上语文作文又一次偏题的打击,心里的委屈致使眼泪就像是冲破堤岸的洪水一样,来得那么突然,那么猝不及防。
当时美美也在给3班的同学代课,看到我红着眼出来,就忙搂住我,问我怎么了;给我擦眼泪,给我安慰。“没关系的,下一次一定会更好。”这句话,我已经不记得她说过到底多少次。
说起来有点玄乎,但我真的就是从那一天开窍了。我写作文再也没有偏过题,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拿到很高很值得骄傲的分数。而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我也有了更多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我想,这动力的源泉并非来自于我一点点的进步,而是来自那个即便我不优秀也还是会告诉我“王老师对你充满信心”的美美,来自于每一次跟她讲话或是上她的课时她眼里流露出的温柔。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与我没有血液相溶的亲缘、没有幼时发小相交、没有未曾莅临的祸福相依的人,竟然也会让我感觉到如此温暖。
《道德经》里说:“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即天地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滋润万物,让万物一年四季生长轮回,最后成就的是自己的长久。所以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也就是真正无私的时候,反而可以得到最多。
可是一样无私的老师们,他们可以得到什么呢?诱人的薪酬?极高的社会地位?不朽的功绩?好像都没有。支撑他们教书育人传递真善美的力量究竟来自哪里?
就拿我遇到的老师们来说,他们给人帮助,给人鼓励,默默付出而不自言,丹心一片而未吟赞歌,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什么,他们会愿意将自己的学识和见解分享给那么多人?
为了什么,他们会愿意对每个坐在面前的人微笑、传递给他们善意和爱意?
为了什么,他们愿意陪着一群无知的少年一步步成长、成才?
……
我想,或许是因为当某天走在路上,突然有个人对着他们说一句“老师好”时的喜悦。
或许是因为当某天他们看到某个行业的领先者是自己的学生时,心里的欣慰。
或许是因为他们看到霓虹灯下的许多人像行尸走肉一样,追逐着金钱名利,却忘记了最初的理想、忘记了人心是可以被温暖时的酸楚。
或许是因为他们知道,从一个懵懂孩童成长为一个坚强善良的人,所需要的除了自己的努力、无所畏惧的青春,还有来自前辈的关怀和温暖。
或许是因为他们知道,被他们给予了温柔的孩子一定能够始终充满善意和温暖;因为在这些孩童的生命里,出现过如此温柔的他们。
现在啊,美美从我的大姐姐成了一个小宝宝的妈妈。我想她会更温柔,也希望她的生命更温暖。
我也希望我的每一个老师、每一个曾给予过我温柔的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收获的温暖和爱,像他们曾经给予过的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