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045】
今天看了一本介绍“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书。
所谓“极简主义”,就是倡导人们过“不持有的生活”,只占有最少量最基本的物质,信奉“less is more”的人生信条,通过“极简欲望”、“极简物质”、“极简社交”等方式,去除生活中一切多余繁杂的“装饰”,直达生活本来的样子,通过对人生“做减法”来达到内心的充盈。
其实很早以前就听过这样的说法,但当时对此还并没有切身的体会,直到现在,经常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感到无所适从,才回想起来,也许“极简主义”才是我们最该遵循的生活方式。
如今是一个高度化的物质社会,“消费主义”盛行,每一个人都在追逐物质享受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欲望”毕竟是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但当几乎所有人对所有东西都在追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时候,社会就渐渐表现出一种对于物质的疯狂迷恋,所有人都瞬间变成了“欲望”的奴隶。
孔夫子的时代还仅仅是关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且那还是对于士族阶层的礼仪要求;而今已经到了有些普通女大学生仅仅为了购买高档化妆品或者新款衣服包包就愿意把自己的裸照抵押出去的地步,物质对人的疯狂吸引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宁愿这么做的女生普遍都有十分强烈的虚荣心,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对年轻人的巨大影响的确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勤奋地工作,努力地赚钱,采取或明或暗的手段,进行正当或不正当地竞争,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但何为“更好的生活”?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只是随波逐流地认为那应该是更大的房子、更高档的装修、更新款的家具、更豪华的车子……然后终其一生为了这些所谓的“幸福生活的标配”苟且钻营,并且还自得其乐,殊不知这一切仅仅是由于广告商在他们大脑里植入了一个虚妄而缥缈的意念而已。我们轻易就变成了巴甫洛夫实验中的那条狗,一听到广告的吹嘘就不管不顾地朝着各类商品疯狂地扑上去。
其实我自己就常常有这样的感觉。遇到各类“购物节”或多或少都要买点,即使事后发现很多东西买回来以后并没有多少实际的用处;生活中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也生怕了解得不够全面,各类社交软件上关注了一大堆乱七八糟地大号;手机应用也是越下越多,每天耗在上面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以至于到现在不像是我“操控”它,更像是它“操控”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默默回想,一整天五花八门的资讯看了一堆,然而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寥寥无几,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但一天许多时间又完全花在这些莫名其妙的地方,那时候我禁不住会想:以前的人们没有手机、互联网以及当今几乎所有消费品,他们的日子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社会的高度发展本应带给人更多的自由,而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却反而越来越感觉到不自由,这一度让我十分困惑,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遇到了“极简主义”,蓦然发现,其实我们所需要的,并不如自己以为的那么多,“简单”才是人生的真谛。
茫茫尘世,每个人都只活一次,开始赤条条来,最后赤条条走,“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七尺,良田千顷,一日不过三餐”。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只有回到内心,回归生命最初的本真,才能领略造物之美,获得灵魂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