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云:谋大事者,首重格局。一个人想要做大事,不能只关注眼前,必须要有大格局,把眼光放长远些。才能取得成功。
董明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企业会失败,许多时候不是因为它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它想的太多,导致什么都没有做;做人也一样,所以对待有限的生命,不妨更大胆一些。曾经董明珠与雷军打赌,称5年内小米营业利润额超过格力的话,愿意赔10亿!转眼,这个10亿的赌局已见分晓:雷军惜败,董明珠成了赢家。
做人也是一样,你从八十楼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从二楼往上看,全是垃圾。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看到的都是鸡毛蒜皮。
比如我们刚毕业时是选择工资高的但成长慢的工作呢还是低薪资成长快的工作呢?格局大的人会把眼光放长远,选择对你以后的发展有帮助的职业,可能工资低一点,但有发展空间,这才是你要找的工作,一份好工作,不在于它的工资有多高,关键要看他能提供给你多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做事永远不从单一角度看问题,要从多方面角度看待问题,其结果也就不一样了,阅历是影响格局的重要元素,阅历是影响格局的重要元素,真正的阅历,应该是让你成长、让你真正悟出生活道理的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我们不仅要多读书,而且还要读有用的书,多读一本书,我们对人生就多了一份认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我们不仅要多读书,而且还要读有用的书,多读一本书,我们对人生就多了一份认知,读完之后呢还要有自己的思考,读书越多的人觉得自己所知太少,读书也是一个“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的”过程,行万里路,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世界,看看地平线的那一边有着怎样的风景,而不是单纯地到一个地方拍拍照,吃吃东西,然后高兴地发个朋友圈,而是要去体会那里的一草一木有没有让你动情,有没有让你产生想要留下来的冲动。
有哪些好的思维方式提升我们的格局:
(1)用5分钟走出拖延状态。
选一件你要做的事,定个5分钟的倒计时,然后立即行动。5分钟之后你可以想干嘛就干嘛去。
(2)在自己不懂的时候,那就大大方方地表示自己不知道。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日程安排精确化。
比如今天我今天要完成哪些事,列出来一件件地去完成。
(4)不要等准备好了再接受考验,要在考验中训练自己。
(5)有策略地维护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