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的分享课
【走出情绪阴霾,开启行动力】
矫正深层次的认知偏差
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拥抱消极情绪
让情绪自然流淌🧘♀️
先觉察自己的情绪
不要聚焦于外部他人
充分感受自己的情绪🧘♂️
感受身体的变化🧘♀️
与自己内心建立联结
切段脑袋持续的负面想法🤹♀️
找到情绪背后真正的需要
撕开改变的缺口不是要从问题下手,而是要从认知着手;当认知发生改变是,就会神奇的发现,情绪也会发生变化;
当我们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就会发现,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情绪系统为我们身体提供了有益的价值,如果以前讨厌情绪化的自己,现在知道情绪不过是信号灯,尤其是昨天看了《头脑特工队》五个情绪化的人物之后,就更能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了,可以更快的平复这些情绪,因为这个时候我们会去思考,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绪,【是哪个需求未被满足】,如果当这些情绪信号灯常亮时,就要去觉察是哪些深层次的认知偏差需要被矫正了,当然,如果其他人情绪化,或者行为反常,那也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们应当去沟通,尝试换位思考,去理解他当下的感受,与之共情,就像杨哲老师今天分享的学生的案例,很感恩她有学习心理学,能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帮助这些高三的孩子,这些时候,没有什么比理解这些压力巨大的孩子是最好的表达了,他们需要被理解,需要鼓励,而不是对成绩考得不好的失望与批评,她的眼里看到的不是成绩,而是人,这个学生;
记得罗杰斯在《论人的成长》里说过一句话,如果有人能够如我所感受的那样来理解我,没有分析或评判我的意思,那么我就会在那种氛围中自由自在的成长;不分析,不评判,不给具体的建议,只是静静的倾听、理解和接纳;体验式的学习指向的是觉悟而不是知识
船长分享的妈妈晚上的亲子时间和学习时间冲突的这件事,这几天看大家的打卡特别有感触,很多妈妈都有提到自己的焦虑,孩子做作业的心不在焉,希望孩子早点睡觉就是不睡;终于能更明白一些了,就是船长说的这样,当妈妈带着焦虑去带孩子,自己本身也是心不在焉的,没有全心的投入,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行为上就会对妈妈有依赖,也会表现出不安;就更会引发妈妈们的更一些情绪,转嫁给孩子和老公,这时他们不管在做任何事,都能让自己生气;所以,从自身出发,我们一起把陪孩子的时间当作是【心流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可能更能让自己如愿,孩子早早睡觉,自己早早开始学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