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斗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定对战斗机划代不陌生,但由于世界强国对战斗机的划代标准不同,导致同一款战机在不同的文章里存在多种划代结果。比如苏-27战斗机一直被称为典型三代机,但也人称为四代机。更有甚至,有些战机在宣传中使用带有小数点的划代方式!!!比如“阵风”战斗机的3.5代,这就让大家更加凌乱,感觉傻傻分不清了。今天就来给大家聊聊说清战斗机划代标准。
首先明确一点就是,传统上只对战斗机进行划代,而像预警机、战斗轰炸机、轰炸机、无人机、教练机以及截击机等这些机种一般不算入内。截击机虽然也常被纳入战斗机一类,但专为拦截轰炸机等设计的专用截击机也并不在战斗机划代范围内。
我们就这三种划分标准来聊聊战斗机划代到底怎么分,一般分为旧美标、俄标和新美标,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战斗机作类比。
旧美标是目前用的最多的划代标准,分为四代。一代机的特征为:超音速飞行,具备初级的火控系统和攻击瞄具,仍以机炮作为主要武器,一代机的典型就是美国的F-100“超佩刀”战斗机,因为被志愿军揍的厉害,所以名气很大。二代机特征为:两倍音速飞行,进入空空导弹时代,拥有包括火控雷达在内的较为完善的航电系统,代表作是F-104“星战士”和F-4“鬼怪”II,当然也被我们揍下来过。三代机主要特征是:应用电传系统、气动布局设计更为成熟、拥有超视距打击能力、动力系统进入涡扇时代、机体制造开始大量使用复合材料,代表是F14/15/16/18等。四代机标准也就是美国空军提出的“4S”,即超机动、超隐身、超音速巡航、超视距打击,除此之外强大的信息作战能力也是必备条件,典型代表是F-22和F-35战斗机。
俄标要比旧美标多一代,目前共分为五代战机。第一代为战后早期的亚音速战机和跨音速战机,包括从米格-15和米格-19这两个典型。二代机则是以米格-21、苏-7等为代表的两倍音速战机,特点是使用导弹为主武器,有基础的雷达航电系统。三代机则以米格-23作为代表,苏联人认为这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跨越,米格-23代表着苏制战机进入复杂火控、多用途拓展的阶段,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俄标四代机的标准与旧美标基本一致,代表作是米格-29和苏-27战斗机。俄标五代机的标准也和旧美标四代一样。
从上面两段可以看出,俄标比旧美标多了一代,主要是苏联将旧美标中的第二代拆成了二代和三代。另外俄标的一代机覆盖范围从也远远大于旧美标的一代机,除此之外其他基本相同。虽然划分标准不一样,不存在高低之分,但俄标的五代分法要更为细致一些。但这种差一代的情况到了本世纪初又发生了变化,即新美标。
2009年,美国将战斗机划代标准由原先的四代划分法改为五代划分法,不过美官方并没见报道,主要是洛马公司联合美国前航空博物馆馆长瓦尔特-博伊恩撰写的《Generation Gap》(意为“代差、代沟”)一文,新划法将F-80/84/86等作为第一代,并将Me-262、英国流星等早期喷气机纳入其中;第二代和第三代划分与之前基本相同,各提一格;将旧划法的欧美三代机、三代半战斗机统统划为第四代,使二者差距由“半代”拉开为“一代”,至于俄罗斯号称的“四代半”战机苏35,按美系新标准属于四代机;美国的F-22、F-35两款旧四代机上升为五代机。所以,虽然新美标与俄标的五代划分法略有不同,但按照这两种标准,F22可算是和T-50拉齐辈分了。
美俄两国的划代标准都非常清晰,也有典型的对应型号,但这三种标准放至世界范围内就不一定适合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欧洲地区。欧洲共有三大战斗机生产国,分别是英国、法国和瑞典。他们的战机发展自成体系,技术水平和美苏同时期的产品互有高低。其中英国在战后发展了大量亚音速喷气式战机,这些飞机从机炮时代一直过渡到导弹时代,而英国第一款真正的超音速战机就直接进入了二代机范畴。80年代后出现的狂风战斗机是属于一机多型的产品,包括截击机、战斗轰炸机和战术侦察机在内的三种型号,性能上又介于旧美标的二三代之间,更接近苏联三代机的标准。
法国的达索家族基本可以类比旧美标,但是阵风战斗机相对麻烦。
瑞典的情况也很特殊,萨博公司在战后发展了一共四代战斗机,其中萨博-29和32虽然同属亚音速飞机,但武器系统却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萨博-35同时拥有超音速和两倍音速的型号;萨博-37出现较晚,同时具备旧美标二代机和三代机的多项属性。进入90年代后,欧洲地区又出现了“双风一鹰”这三剑客,那可是让当年的我们羡慕嫉妒恨啊。由于出现较晚,技术水平相比旧美标中的三代机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但距离四代机又有不少距离,所以欧洲人便自称3.5代。俄罗斯的苏-35在推向市场时也借鉴了这种做法,不过他们自称是3.75代(即俄标4.75),比欧洲人还要高那么一点点。
最后,说一下我国的战斗机划分,我国国产战机也有着自己的换代标准,这个标准目前共分为四代,有点类似旧美标,但又并非完全相同。其中一代为亚音速和跨音速战斗机,代表机为歼-5和歼-6系列,这也是机炮为主的时代。二代为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为歼-7和歼-8系列,二代机是我国战斗机技术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三代是高机动多用途战斗机,代表机是歼-10和歼-11,其中歼-10由于后发优势,所以在气动设计水平上和欧洲3.5代基本持平。第四代机就是隐身战斗机了,目前有歼-20和FC-31两个型号。我国的划代标准比较简单,主要以国内战斗机换代作为基础。
目前存在的战斗机划代标准和由来基本已经介绍完毕,但由于技术水平和设计取向的不同,还是有不少特殊的战机型号不能生搬硬套现有的划代标准。另外战机划代虽然是段很有意思的航空趣闻,但却非战斗机实际性能的硬性标准,为了某架飞机该怎么划代而争得你死我活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