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在小时候,总会有很多梦想。
我记得大概是还没有上学之前,在我妈的工作车间里,她的同事问我:
“跟阿姨说说,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司机。”
其实我当时并不太确定司机是干嘛的,只是觉得那位被叫“司机”的叔叔很酷。
虽然,谁也不曾想到,同时代长大的人,终其一生总不免被叫做“老司机”。
随着岁月成长,人必然也是“常立志”,而“立长志”倒是未必的。总而言之,再幼稚,人总会幻想过自己是谁谁的救世主,不管是脚踏七色彩云还是筋斗云,你离英雄时刻的距离似乎不过一步之遥。
2.
周六晚上的22点30分左右,我正被公司突然@来了工作的临时任务搞得焦虑,这时微信里来了小红的信息。
“大哥,你有xxx吗,能不能帮我把文件转个格式?很急。”
这是她今天必须完成的论文中所需的图像素材,而我已经很久没有用过那个软件,无论是ipad还是电脑上都没有匹配的软件,我只好抱着侥幸心理搜索一下,所幸的是我找到了所需的最新版本软件。
文件是打开了,可是问题在于里面关键图层是空白的,从和小红简单的交流中,我判断给她作图的小师妹,坑了她一把。
问题出在源文件的身上,因为如果是文件丢失问题,基本不可能所有必要元素那么“巧合”地全部丢失——我很“直男”地告诉小红自己根据常情的推理分析。
怎么办,jpg倒是有一张,但面对改动的需求,它就是一张“死图”而已。虽然小红回复说可以凑合用,但这显然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我点开那张jpg,查看原图,嗯,还好,清晰度合格。然后我把它导入到常用的软件中,把转成了矢量图,然后稍加调整,并按原图排好版,虽然细节上离原稿差了不少距离,但作为论文的素材其实差异不大。
就这样,我把文件通过邮箱发回给了小红,当时已经过了23点10分。差不多接近0点时,小红回复我说:“哥,还是你牛,用你的图我搞掂了。”我没太在意,回了一个调皮的表情,这事就过去了。
第二天中午,小红又给我来信息,说我拯救了她的人生——哈哈,一不小心只是靠一张图就拯救了别人的人生,只能说真是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
3.
没记错的话,我认识小红,已经有十五年了,那时候她不过就是一个初二的学生。
当初也是因为一张黑板报的设计稿,我临时工作的地方因为嫌麻烦没有接她的单,但对我而言那不过是相对简单的事情,然后我趁着刚好下班的时间和她沟通了一下,私下给她完成了。
这是我们认识的开始。
后来,小红为了表达谢意,送给我一张她亲手画的几米风插图。
十多年过去了,从QQ到微信,我们甚少交流,毕竟我们年龄就差了至少10岁。
突然发现,曾经的初中小妹妹,已经从一个小学霸成长为一名医学博士了。虽然说不上“看着她成长”,但这份十几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淳朴,还是给我一种归来亦是少年的感慨。
4.
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相遇见的人有多少?500?1000?
有个统计学曾经分析过这个问题,不过作为一个感性思维的人,我对于那种学术的结论一贯不太上心。
但总的来说,这种十几年仅仅依靠一份初衷,依然保持着联系的“陌生人”还是有的。
想起了黄子华那句名言:你是我的知己,因为我不认识你。
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好的状态,可能就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瓜葛,仅仅依靠一份赤子之心的淳朴,才能持久如新。
5.
一个人,即使能够活一百岁,算来其实也不过就是36500天左右。
如果折换成金钱,一天平均的基本消费是50元的话,还不到200万。
而我们总是活在一种“心为形役”的无尽欲望追求中,可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即便读了无数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智慧,人依然还是逃不过现实的牢笼,那些我们最不可能带走的,和最难保留在世上的,往往都是最放不下的。这很痛苦。
所以,真正觉悟人生的人,毕竟是少数——人生在世,往往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
在夜半辗转难眠时,可能总有一个你最想念的人,那个可能最了解你,却又留不住的人,在你独自面对自己时,默然泪下,陷入沉思。
理性可以带给我们精准,而能够感动我们的,那些铭刻在心的,往往是感性。
须臾半生,上下求索,万般带不走的,唯有那份赤子之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