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泓瓦尔登湖。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轻轻翻开《瓦尔登湖》,扑面而来的是植物的芬芳和湖水的清新味道,我仿佛融化在森林的气息中,尽情地享受大自然恩赐的甜蜜和幸福。读一读梭罗的文字,便能屏除一切杂念,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这本书的作者亨利·梭罗跑到郊外一处人迹罕至的森林,在那儿的山丘林地环抱的湖泊边上盖起一座小木屋;随后,他独自一人在那里整整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之久。这本书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
看着这本书,我仿佛回到了170多年前的美国:工商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紧张、浮华,而28岁的他——亨利·梭罗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什么是——“简朴生活是门学问”。于是他独自一人,背影孤单,但他特立独行,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方净土,怀着一颗真挚淳朴的心悄悄地走进森林,离群索居。他的勇气着实令人敬佩,他的魄力也令我肃然。梭罗的一句“简朴生活是门学问”像清风一样掠过人们的心灵,足以唤醒世人,让人精神一振。的确,物质生活很诱人,现代的有钱人以为有了钱便可以为所欲为,有华丽的别墅,有高级的车辆,有夺目的衣裳……但他们仍无时无刻不在追求财富。相比梭罗的隐居生活,他们的生活的确很美好,但他们还缺少了什么?他们缺少的正是“简朴”啊!
以前我一直认为只有东方人才会过简朴的生活,才会隐居从而不食人间烟火。孔子称赞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只要你的精神足够丰盈,一箪食一瓢饮就能得到满足,又何必去苦心钻研“套路”呢?也许你不喜欢过这样的生活,但东晋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样的生活真的就不令人向往吗?我想一定有人喜欢这样的生活。古代的隐士大多是在官场不得志的士大夫,寻常百姓哪会有这份闲心?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要想过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还真是不切实际的。而梭罗也只是过了三年的山林生活便又重新入世,将这段弥足珍贵的经历记录了下来,完完整整地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它如甘霖一般洗涤了人们的心灵。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像梭罗那样不问世事,只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感受生活带来的美好,不能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便能看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便是我最向往的“简朴”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