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不幸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自卑感很多都是自己假想出来的
如何鼓起勇气被别人讨厌
大家好,我是一束微光,为爱发光,有没有哪一本书让你颠覆认知,看完能量满满,充满勇气呢?
如果让我推荐的话,我会选择《被讨厌的勇气》,接下来我将带你走进这本书,了解一下“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被讨厌的勇气。
全书包含五个章节,因为内容是对话的形式,所以也就是青年和哲人总共讨论了五个晚上。
每个晚上讨论一个话题,所以这本书的脉络划分不叫做章节,叫做第一个晚上,第二个晚上……直到第五个晚上。
当这五个晚上聊完之后呢,这位青年就感叹道,原来世界这么简单,人生也一样。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并不是阿得勒的原著,事实上,他是两位思想者,以对话的方式对阿德勒先生相关理论的解读,这两位思想者,一个是岸见一郎,一个是古贺史健。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以哲人和青年的对话体文本所呈现出来的,可以说就是取自两人的真实对话。
以下是本书的几个主要观点:
一、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能力。
不管多少人说你不行,你都得前往,因为这是你获得幸福的唯一道路
太过于焦虑,是因为内心没有笃定的信念。
人天生都是自卑又自信的,勇气调节着两者的比例。
成长是一个不断颠覆认知再巩固认知的过程。
勇气来源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成功的生活体验。
二、勇气的心理学
过分认同并忠诚于一种信条,不知不觉间开始通过一根管子去观察世界和人生,要命的是这根管子比你想象的要更细,哪怕是你经常反省这一点。
“用同一根管子观察世界和人生”的说法和查理芒格的“手中有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意是指我们要尽可能避免用单一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世界,会让我们认知局限在原地,无法认识到真实复杂的世界。
长期浸泡在一种思想里很容易被一种思想所侵蚀思维固化思想偏见。
三、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
从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
可本书中的阿德勒却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在阿德勒的学说里,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
弗洛伊德让我们觉得我们的某些部分已无法改变,而阿德勒却让我们相信只是过去无法改变,现在的自己依然可以改变过去给现在的自己的影响。
你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原生家庭里不起决定性作用,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做选择,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
我们从小在大人们那里获取的信息就是要讨人喜欢,于是我们努力讨父母喜欢,讨朋友喜欢,讨同事喜欢。我们在潜意识里希望身边的人都喜欢我们。
如果此时问你这样一个问题,你愿意被讨厌吗?我想大家的回答都是:NO!
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而人们又经常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
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
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
很多人目标远大,觉得只有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真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
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正如《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所说的,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阿德勒的哲学同样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四、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
我要高于你,或者你高于我。没有一种关系体验是“我不出众,但很平等”的合作式关系。
杨绛先生说: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五、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王阳明学说认为“心即理”,理在心中,不由物;与其相对的朱子理论认为理在物上,不由心;
对于这种看上去很玄的话,不要排斥,不要着急下判断,试着去理解,无论你的结论是什么,这都是出自你的“心”,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六、我的改变:课题分离
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你要思考“这是谁的课题”,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然后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教师是个比较考验人耐心的职业,因为时常会有个别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说话、私自离开座位……每次都要提醒但仍然不听,以前我就会觉得很生气,甚至有时候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结果就是学生要么怕我要么内心对我很抵触,自己总感觉精力耗竭,还患上了慢性咽炎。
现在一旦生气立刻给自己做课题分离,作为教师,我认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认真教学、批改作业、管好纪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学生不听我会阅读大量相关的书籍,探索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自己的课题,尽到做教师的职责,问心无愧。
对于学生,做的好与不好都是他们的课题。我可以想办法努力去引导,比如课前谈话,课上趣味问答小游戏,课后发表扬信等,但不可能通过发怒让他们变得更好。
当我把课题分离运用的越来越熟练之后,学生也走向了正向循环,有家长反馈说:感谢老师的用心栽培,孩子最近进步好大呀!孩子放学回家很开心,还会把老师如何肯定鼓励他的话在家里说一遍呢。
当我把课题分离运用的越来越熟练之后,还会给同事和学生分享,做同事的灭火器前负责任,不强迫学生改变。实际上爱学习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也不一样,有效的引导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纪律变好,成绩提高,班里100最多,优秀最多,平均分比有的班高出将近10分,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
七、写在最后: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你与人为敌,主动去吸引负能量。而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想按对方的意愿行事,而那却是自己真正想要活出的样子。
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们都要鼓起勇气,让自己勇往直前。人生真正的自由就是不怕被讨厌,活出自己的精彩。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期分享,别忘了点赞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