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去逛逛其实还是很开心的。早上起来,虽然心思有些乱,但是能量很高。
到了公司,发现我会被潜意识牵引注意一些事件。我感觉到这些担心。担心会消耗我的能量。
上午忙了一会,因为需要接触各位同事们,产生了很多的念头。控制不了自己的念头,新的念头不是很多。
中午去车里睡了一会,感受着情绪在变化,内心慢慢安定下来。听了一会短视频。
下午公司的活动开始,我好像不在乎人多的场景,但是也许关乎刚起床,念头较多,我看到加西后感受到了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类似在青岛展览期间所感受到的情绪)。
困惑的几个点:
我应该思考一下,卞菁菁的状态对我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我,我该思考我在乎她状态的原因,我应该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上午在意刘鑫对我的态度。其中我的状态引发了他人的介意,我说话时同样也带着某种个人情绪,这让他人不对我的话语进行回应。我应该思考,我的状态原因是什么,我真正在意的是什么,我该怎么调整。
下午刚到活动会场,我本来不在意其他人在场。但是我看到加西后情绪明显产生波动。为什么呢,我经常提醒我自己不要在意他人对我的态度,即使我提醒我自己加西的态度无关紧要,但是潜意识已然发现了危险。问题是什么,是不是某些危险和在意他人的态度并不等同。
下午去做了足疗,小姐姐带着一丝防范跟我进行了一定的沟通。其实我发现了,重要的是我的情绪也是消极的,我对小姐姐也是防范的,我想放下防范,但是防范的念头遮蔽了我其他的感受,我想抽离自己,却根本抽离不出,好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这副肉身对他人摆出一副姿态毫无办法。
做完足疗后,我感到有些难受,感叹自己面对当下无力作出改变,我甚至不相信自己能改变自己的状态。
不过我没有急于求得答案,带着情绪我开始了冥想,情绪开始慢慢淡化,平静让我与情绪开始产生了距离。我开始将注意力有方向的投注在当下,我注意到房间的设施,我听到酒店周围的声音,我闻到水汽的味道。我相信情绪离开了我的面容(事实上我不应该思考这个问题,思考自己的情绪是不是让自己此刻的表情焦虑或者注意自己外在的状态,这其实又是执于某种相)。到前台结账,和前台小姐姐,一位男店员打招呼都带着自然的平静,和善,我也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友好。
下楼后,我做了进一步的思考,我始终想让自己清净下来,是为了见到某人时,不让某个过去的念头和负面的情绪影响了我在他人面前的状态,导致了他人对我误解,我提醒自己不要在意他人看待我的态度,是因为这个世界只有我,他人都只是我世界的过客,他人绝对不能定义我,我通过意识的有意导向,让自己不再将他人对我的态度作为对自己价值的思考。所以如果我没有负面情绪,他人不害怕我,如果我没有过度在意他人的态度,我不害怕他人,那么人与人之间得隔阂还会存在吗?我所希望他人对待我的方式,其实和他人希望我对待他的方式其实完全是一样的,相通的(我希望看到他人讨厌我吗,我除了保护我自己以外我愿意主动讨厌别人吗,他人的想法应该和我一致才对啊,所以我面对任何人我要保持平静和友好)。
如果我还是有些担忧他人是不是有过多的权力,背景,财富力等等,我只要守住一条底线,那就是我给予他人基本的尊重,如果他人据他拥有的条件而自傲,那么就没有给我基本的尊重,我就可以还击。
我如此的体验不同的场景,我的目的就是一个,通过实修去化解大脑中无边际的恐惧,即使我思考现实的恐惧没有那么厉害,但是我如果脱离体验和实修,潜意识就会放大我对恐惧的感受,这影响了我的决策和情绪。
有的时候会感受到很大的恐惧念头影响了我思考,甚至让我不愿意相信好事发生,那么我就要用一定强硬的语气对自己说,感受到的困难都是念头,意识必须听命于我,重新思考。
晚上和李辉一起吃饭和打台球。我发现我有些高傲。我想下午的觉知让我找到了自己优秀的一面,我不自觉地开始傲视一切苍生。其实这是大脑的习惯性思维模式,它绝不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我明白,这种优越感也是一种念头,我要看着念头流动,我需要找到清净和自在。
有的时候我会注意到自己的相貌和他人的相貌,当我有这样的思维,必然我已经陷入了优越感比较中,比如刚才的自认为自己觉知力很厉害,如果我看到他人,我感受不到评价,我的注意力都在对方和我临在的事情上,那么我就真的不着于相,我没有起分别心。
我该怎么做呢,有机会再次冥想,将念头和情绪进行内在觉察和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