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谈吃》|吃是大事还是小事


《雅舍谈吃》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吃的书。里面有若干道菜,每一道菜从选材,到典故,做法,都描述得十分详细,让人不禁感叹。

梁实秋生于北平,烧鸭、锅烧鸡、烤羊肉等,成了他的乡愁。后来走南闯北,尝试各地口味,四海之处皆食物,吃到不同特色,让人赞叹。吃,说到底是一种文化,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东西,厨房、调味品、饮酒、还有气节——是否要为五斗米折腰。

吃,是生命之本,是人的第一需求。民以食为天,吃文化渊远流长,从古至今,吃不仅是民生问题,还代表了阶层,体现了生活的质量,表明生活态度。

吃一直以文字的形式留存下来。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足矣,孔子又提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老子将治国之道以烹饪作喻,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既有杜甫讽刺“朱门酒肉臭”,又有苏轼“尝亲执枪匕煮鱼羹以设客,客未尝不称善”;古有袁枚写下《随园食单》,今又汪曾祺的《故乡吃食》、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我们每日为三餐奔波,吃什么吃成什么样子,可说事大,又可说事小。

记得之前看这一篇文章,大概的意思是:从厨房可以看出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如果厨房一尘不染,那么家庭关系大约是冷清,要么各自忙碌,连炉火都点不起来,要么是家里没有人愿意做饭,或者做了没人吃,做饭兴致大减。总而言之一句,吃不到一块。吃是一个家庭非常重要的事,有人愿意做,用心做,是因为心里有爱,愿意奉献。愿意回家吃上这口饭,是因为家里有了牵挂。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口粮不够分,或者仅仅单调为一两样。饥饿的滋味不好受,可是面对有限的食物,一家人围坐一块,你推我让,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家里有老有小,主妇为少米之炊而费尽心思,男人为努力争取更多的米而努力,孩子也懂得体贴怜惜父母,彼此间谦让团结,应该是当时家庭的最宝贵的东西。

现代的家庭,许多人从煮饭中脱离出来。单身,可以随便点上一个外卖,各种口味应有尽有;恋爱阶段,为了追求浪漫,总会找些有情调,有档次的地方去吃上一顿;二人世界,想做便做,不想做便是随便解决,随意简单。只有当家里有了孩子,生活规律了,吃才是一件正儿八经的事。

然而,每一个家庭的吃习惯,将人会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北方人一直会念着小时候母亲做的饺子面条,南方人会记得小时吃过的米饭,家里有用心做饭的人,无论成人后走多远,总会怀念家乡的味道。当然,也为因为吃而产生一些痛苦的回忆,但也能促人成长。

《雅舍谈吃》里,虽然梁实秋没有太多描述家庭吃饭的笔墨。他只在《窝头》一文中提及祖父母做的窝头,是为了不忘当年贫苦的出身。然他自祖父母去世后,七十年未吃,依然怀念其中味道。友人送他几个,便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触。

梁实秋的家庭一定是讲究吃的,否则吃仅为果腹,断写不出这样精美的篇章,也体味不出食物所藏的意义。

现在因为不缺吃,见面语早已不再是“吃了吗”,而是变成了“我请你吃饭”。吃饭一事,不再是家庭平常事,而变成了社交,变成了一个聚会工具。

现在的城市,各种餐馆林立,三步一个,五步一间。小食店,快餐店,大酒楼,各种档次,各种口味琳琅满目。一到周末,各种聚会,家庭的,朋友的,个人的,有组织的,谈生意的,托人办事的。餐桌上的气氛,不再是单纯的亲情和友情,还有了其他更多。

一顿饭,或许是家人团聚,或者是维系友情,或许让年轻小伙子牵得美人归,或许更关乎个人前途,商场成败。

吃还和政治相关。封建时期,宫庭的吃分为三六九等,王侯都有着严格的吃等级差别,皇帝的年夜赐菜成了大臣们企盼,那是暗示着在皇帝心目中所处的地位。

电视里年羹尧讲究吃,一棵白菜,只吃其心,其他丢弃,雍正皇帝听闻脸色一变。最终年羹尧被处死,当然不是仅仅为了吃这事,但在压死骆驼的过程中,也起了作用。

吃还和斗智斗勇有关。最著名的鸿门宴,吃出一个胆战心惊,吃出一个谁定江山,阴谋与勇气,要不也没有后刘备和项羽的故事。阿庆嫂的茶馆,吃出机智,吃出了正义与邪恶。

梁实秋在书中第三辑写的吃中有真意,说的是吃文化。

吃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对于当今社会意义重要。当年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进入中国,掀起了一风潮,汉堡包炸薯条成了吃洋餐的代名词。刚开放的年代,新奇的饮食成了潮流的风向,人们争相体验,小孩们蜂拥而入,完全不管营养与不营养,高热量不高热量。

快餐面了一时风起,因为方便快捷,最重要是便宜,还能填饱肚子。许多人谈起艰苦创业阶段,都提及了吃快餐面的日子。

快餐文化,不管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都在不同程度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不管是自愿吃,还是被迫吃。

人口的流动,对于吃文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各大菜系不在限于本地,可以远走他乡,可以和当地融合在一起。于是,麦当劳肯德基里也有了米饭系列,粤菜馆里也有水煮鱼,异国他乡中餐厅也有意粉,讲究情调的西餐馆里也有炒饭。当然,融合的味道已不正宗。

入乡随俗,人们在接受新鲜的同时,也在坚守着自己的传统。要不然梁实秋在吃遍四海,依然把“味是故乡浓”放在第一辑。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来到了中国,喜欢了中国文化,接受了中国菜,认同了中国菜的煮蒸炒。如同当年和梁实秋一样出国留学的中国年轻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如今,或许二者可以得兼。吃这件每日做三次的小事,似乎里面又藏大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376评论 6 49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126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966评论 0 34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32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51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9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33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01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4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8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26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92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96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77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2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94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