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报了渡渡鸟老师的知娃课程,因事耽搁,没参加直播学习,好在可以回看。
今天看完感触颇深。
【1】
先说说四种亲子关系的可能。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应是属于藤蔓式的。老师说,这种关系是普遍的。我虽然不啃老,但很依恋他们。在很久之前,我有察觉自己和父母的亲子关系有些小问题,但不曾深思。
直到看了老师这节课后,明白问题所在。我们很亲密,但不知心。横亘我们中间的,有代沟,有爱好不同,还有相处模式问题。我父母习惯了掌控,我学不会完全顺从,因此摩擦频繁。
特别喜欢老师与她儿子“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关系。未来,我也希望自己能拥有这样的亲子关系。
【2】
4b思维法,这个很实用。碰到任何事情,都能用上一用。
bad、base、bette、best。
这四种递进的模型可以在很多地方运用,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由可能性堆积起来的,父母要分析不同的可能,追求最好的可能,把BAD变成更好,这是对父母能力的一种考验。知娃就是对娃的支持,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至少有四种可能。
我目前处在base,即生存层面基础,自食其力,不拖累父母。我一直想要bette,即有一技之长,付出再多一点的努力,做更好一些。然而天性懒散,使得一直未能更进一步,长久停留在了base阶段。
上完课后,希望自己能有best的可能。为孩子树立榜样。老师说的对,要学会对可能性进行管理。父母就是遇到事情分析4种可能,追求最好的可能,把bad变成好的。
【3】
在听完何为六大力时,我很贪心的希望我的孩子都能拥有。奈何有部分能力是天生的,娃现在尚小,不知是否具备。
后天能力里,我尤青睐故事力,老祖宗传下来的能力,是有它存在的意义,是智慧也是传承。老师将这个能力归纳成绕梁三日,特别贴切。老师的故事力炉火纯青,每次听完她的课,都令人回味无穷。
娱乐力(乐不可支),我觉得自己有,也许带动的人很少,但自娱自乐的时刻颇多。幸福感于我而言,也是较容易获得。希望与孩子的相处过程里,能够让他感知,并收获此能力。
当然,孩子能够拥有六大力最好。孩子若有先天能力:设计力、共情力、交响力,为人父母不能压制,干涉太多;而后天能力:故事力、娱乐力、意义感,则需要父母多启发引导塑造。
【end】
知娃也是知己的一种方式,知娃“知”的过程是可以习得的,我要努力做一个了解孩子的妈妈,和孩子多互动,努力达到“大栌榄式成长”的亲子关系。尽可能的用行动诠释古话“知子莫若母”。
为此,需要不断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