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头都结着一个天园梦境
——— 读马国语老师《天园》一诗有感
今天是立冬后的第三天,是个吉庆的主麻。天气晴朗得如同阳春,温暖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射进来,洒在窗台每一片绿叶和每一朵花瓣上,瞬间叶子和花都浸在光里变得温馨夺目起来。我抬头看这光时,这光便热情地迎面给了我一个暖暖贴贴的抚慰,我也顷刻间像生长的植物一样有了勃勃生机。那光线打在我正读的诗集上——马国语老师的《北方城市的情歌》,被翻开页面的那篇《天园》一诗,似乎濡染了整个冬日里暖阳的光芒。
“天园没有声 很静/有光 且无逆光现象/在光的作用下/各种颜色淡淡地融合/朦胧而清晰”
此刻,在这暖暖的光里读诗,不就是天园之境在现世偶尔的映射吗?我想。诗人笔下的天园之景可以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瞬时的此般感受是令人知感的——屋外的植被也和屋内的绿色相应相合:月季花还在开放,树木的叶子还没有落完,稀疏恰到好处地让光穿流而过,小灌木依然骄傲地绿着,连影子都那么好看。
我沐浴在光里,闭目间就已有了天园的样子:光芒万丈,亮而不炫目刺眼,熠熠地裹揽了宫殿和花园,有蓝色的河流和绿色的溪谷,有百色的花卉装点其间,霞岚云霓氤氲着,给清晰的多彩多姿的景色铺上一层朦胧底色。穿梭其中的男女,在漫漫的树荫泛泛的流水间信步闲庭,无忧色无惧色,面容坦然像是自带笑意,仪态端雅若云飘忽轻逸,举手投足间无一不显得静谧美好。
“因着血缘的关系/我的心感受到一声声/呼唤 循声望去/见父亲微笑着 微笑着/向我走来”在读这首诗歌的时候,能感受到诗人对逝去的亲人无尽的怀念,满满的亲情充溢在天园的梦境里。她自由地游曳在天园之邦,亲人在侧却只有心谈,肃穆无声,寂静却不落寞,而是充满暖暖的光亮。这样的梦境,或者说是诗人对亡者这样的祈愿,和对自身、对亲人在死亡之后的期许,源于信仰,源于她生活中从父辈身上所濡染的坚信与诚笃。诗人的父亲曾是一名阿訇,在文革时期被批斗,工作也被革除,以至于这样的成分让全家人都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后来父亲终于平反却也老病而终。可以说父亲的一生是不幸的,是令人悲愤的,但在信仰伊斯兰的穆斯林看来,短暂的生命逝去后是永久的后世,人因着坚定的信仰和美好正直的品德可以永居天堂,无惧无忧。所以在诗人的梦境里,父亲在天园里是微笑的,这微笑让诗人内心对父亲的一生由心疼、悲愤转为欣慰和坦然。
诗人徜徉在天园里,又相继看到早逝的妹妹和外祖父、外祖母,对亲人的万千思念和祝祷都融于字里行间。“她是我的妹妹/三岁时无常离开了我们/母亲曾说 她年纪小/没有罪 她的祈祷/会得到安拉的 回赐/我看见妹妹泪光闪烁/然而还是那样沉静……”“外祖父和外祖母/在远处向我们招手/他们的目光格外虔诚/只是外祖父常常凝眸/外祖母则一味地悲悯”她感受到“天园的温馨汩汩而来”诗人的情感是细腻而复杂的,在诗中她怀念着亲人、向往着天园,还有心底淡淡涌起的“怯”“惭”“恐”:“在天园的一个角落/怯生生坐着我/我向四围张望/不敢向着天园中心的/金碧辉煌”“而我依旧自惭形秽/我想我被天园接纳/可能是安拉的疏忽/我不像他们和她们/那样完美”“金碧辉煌的天园啊/高贵者的天园/面对着你/我为何总是有些/惶恐”这是诗人当面对行为的最终果报时,对自我的反思,对生命的审视和辨认,人无完人,我们都是有缺点有罪错的凡人,我们的一生中都会有若干的过失,但是只要拥有了信仰和正直的本心,缺点和过失是能弥补的,正如诗人在诗中写到“我们归于天园/其中定有原因 也许/我们的缺点和过失/都被我们的正直/弥补”
诗人复杂的情感有时又是矛盾的,“我渴望完美/渴望以一种高贵的形象/进入我毕生追求的/天园的高贵/而那种高贵并不完美/而那种完美不会实现……”诗人直抒这种矛盾心理,直面人本身的不完美,而不完美不影响人仍然向往高贵的形象和高贵的天园。她的矛盾心理也不影响她的诗,反而这种内心的真实声音像攀着一级一级的台阶一样,籍着信仰对两世的思考和她直面人性瑕斑的率真和豁达,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比如这首《天园》一诗,她以描绘梦境的笔触,使未见的场景真实地呈现出来,探寻由生到死到死后复活的信仰观。诗人在诗集的后记里说:“幸亏有诗,能使我矛盾的心情得以平衡,而我能把握的也只有诗,我自己的诗。”马国语老师的诗简洁、生动,她用自己的诗意、诗语平衡内心的矛盾,在诗行里弹奏自己最真实最质朴的心音。
其实,我们的心头不都结着如此的天园梦境吗?它是孔子的大同世界、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博尔赫斯的图书天堂、是毕肖普《失眠》里“你爱我”就是天园的满足:“那里我们整夜醒着,那里天国清浅就如此刻海洋深邃,而你爱我。” 是 比利时人艾瑞克四万平方米的园林——天堂公园:小桥流水,围墙内的最佳人居和精致山河,和随时都可以开始的旅行……是对今世美好生活和后世美好生活的所有向往和期待,有了期待也就有了越过山丘沟坎的力量和勇气,更有了善恶有报的警醒和自觉。天园即是我们的所想所望,是至仁主的无尽恩典。真主说:“你们在天堂里将享受你们所爱好的一切,你们在天堂里将享受你们所要求的一切。那是至仁至慈的主所赐的宴飨。”(41:31——32)
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