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反思目前教学方法问题,摒弃欠合理的做法,就不能为尝试新的方法腾出空间。
1.课前预习的误区:课前预习的主题目的不应该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和思考问题都需要问题情境,学生在阅读语篇、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才最有可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同学的交流讨论则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预习通常是学生在课前独自完成的活动,显然不是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最佳时机。
2.课堂导入的误区:导入环节也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真实性。比如有关生日礼物的课,若随机选一名学生说假设今天是她生日就不合适,若真是谬同学生日最好,但也不能送礼物道具。另外,导入环节主要作用是引出教学话题,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课堂导入应该简明扼要,直奔主题。
3.情景创设的误区:创设恰当的情景,既要注意情景与话题的契合度,还要考虑情景的真实性以及单元的目标语言项目。(即使是创设情景,教师也要使学生感到 自己说的话具有一定真实性。)
4.交际性教学活动设计误区:学习学习物品以及表示方位介词,很多老师会拿出图片观察进行对话训练,但这样的活动缺乏交际性,两个学生都能看到图片中物品位置,没有进行这样对话必要,那我们可以换成猜猜物品放在哪?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都兴趣。
5.语法教学方法的误区:用编造的语言素材,素材不够真实,呈现的语言不够地道、不够典型。I have an apple that is red.
6.阅读教学方法的误区:“功利性教学”,侧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忽略了对学生语言技能和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培养。
7.写作教学方法的误区:很多老师不给学生提供写作指导,也不教授写作方法。
8.游戏活动设计误区:考虑教学需要,特别是要有利于落实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
9.项目式学习活动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