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好,我是华子,今年33岁,程序猿一名,年薪三十万,有首付能力,打算一年内在北京置业,我爱好足球、户外,我想找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子……”
在北京东直门附近的一个快速交友的现场,“大龄剩女”艾莉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已经交谈了三个对象。
而整场活动她需要和20个这样的男性发生类似的对话,大量琐碎又平淡的信息让爱莉头晕目眩,竭尽全力也无法记住区分面前的这一张脸孔和几分钟前的另一张有何区别,能记住的无非碎片化的外貌和硬性条件罢了。
一场活动下来,毫无收获的艾莉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参加这样快餐式的相亲活动了。
“别说这样的交友模式下根本记不住基本信息,即便记住了也只能判断条件是否匹配,理性地去选择要不要接触,根本无从发现一个人有魅力的点呀!”艾莉在闺蜜群里抱怨。
是啊,谈恋爱不是做数据匹配,符合条件就可以彼此吸引。即使再物质再现实的人,也不可能只要达到了特定条件就能和对方交往,而是必然经过了一个判断的过程。那么当我们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认识什么呢?
2.
让我们来模拟一下认识一个新朋友的过程。
初次见面,第一印象必然是外貌条件,身段、气质、穿着、仪态,甚至大概的阶级层次,在初见的1秒内就已经有了判断。
通常我们只愿意和自己能接受的颜值底线以上的人继续接触,这也就是所谓的合眼缘。但若第一眼并未引起你的注意,后来对方的某些突出的品质却深深吸引了你,你是否又愿意和对方关系再进一步呢?
再反过来举例,假设对方的颜值吸引你,那么颜值又在你交友的各项指标中占多重要的程度呢?
这个问题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是否愿意和对方发生肢体接触,就是最底线的判断标准。而对很多人来说,颜值只要达到某个标准之上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其它的条件将浮上水面甚至成为关键。
那么,紧随颜值之后的又是什么呢?恐怕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我就会首先关注对方的谈吐,从中判断他的智慧学识以及价值观,看是否默契、能否相互理解。
而我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朋友茉茉首先要看的则是对方的家庭氛围是否温暖和谐,对方对父母是否足够的孝顺;另一个朋友春音则在意男性是否足够绅士体贴,比如吃饭时是不是主动询问和迁就自己的口味,上车时是否为她开车门。
男性也同样,有的人在意与对方有没有共同语言,有的在意对方是否温柔懂事,有的人看重她是不是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物质条件相当,就可以去尝试在一起。
3.
其实,在我们遇见那个人之前,我们都对彼此要的东西有一个预设。而真正和异性接触,也许能够加强这种预设,也许却又完全推翻了这种预设。
在我们和异性的交往当中,我们内在想要的那个形象会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最终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与其说我们在认识对方,不如说我们是在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内心的需要。
我想要一个智慧的且三观近似的人,那是因为我在意精神上的沟通和理解;茉茉想要一个原生家庭和睦的对象,那是因为她想要拥有一个和谐完美的家庭去修补自己童年家庭的缺憾;而春音甘于平凡的表面下掩藏的是强烈的自尊心,与其说她想要的是细心妥善的照顾,不如说是渴望被重视。至于那些在意物质条件的人,他们要的是自己的生活在预知和掌控之中。
有些时候我们内心的需要可以经由对方得到满足,有些时候却并不能。只有正视了自己的内心,我们才能明白,哪些可以从自性当中求得完满,不要寄托在他人的身上,而哪一些要求又是我们不愿意妥协的核心择偶条件,是我们寻找灵魂伴侣的钥匙。
4.
回到艾莉的故事当中,8分钟交友为什么让她失望,原因就是这样模式化的交友并不能针对性的给出她真正在意的信息,也就无法触碰到她的内心。
这同样也是我们通过亲朋好友一对一地介绍对象时为什么成功率也并不高的原因,我们自己都要通过那么艰难的努力才能厘清自己的需要,又怎么能过高的要求亲朋好友呢?
当我们认识一个人的时候,与其说是在认识对方,不如说是我们在了解自己,厘清自我。
人这一生,永远都在自我认知和成长的过程中蝺蝺前行,越是厘清自己,就越能宽容平和,对对方的期望和要求也就越少;而当我们对对方的要求越少,我们也就离幸福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