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做健康咨询,遇到一位检查出糖尿病的职工,特别焦虑,且不太能接受现实,还抱着“治好”的幻想,反复问“这病真的没办法治好吗?,中医也没办法吗?”
我只能如实回答,“什么医也没有办法!”
我特别能理解他,以前健健康康的人,突然被告知,以后的日子天天都要打针或吃药,确实让人心情很灰暗。
很多糖友都有这样一个心路历程,习惯适应了就好了。
另外,还有一个更光明的希望:你以后根本用不着天天想着打胰岛素或吃降糖药的事了,科技解决了这个麻烦。
利益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的发展,血糖检测仪与胰岛素泵给合了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开发出了新型智能血糖调节系统,也就是人工胰腺。
它的体积微小到超乎你的想象,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这并不是遥远的未来,最快2018年就上市了。我预计,这东西让人人都用的起,也用不了几年。这几年,医学科技的发展一直超乎想象。
以后,糖尿病将成为不足为虑的小问题,你只需要像戴个手表一样(最终产品可能比手表要小的多,且随着迭代,会越来越小),佩戴一个小配饰就解决问题了。
面对疾病,任何时候,都要抱以乐观的心态。当前,人类的精英们都看到了现代医学的美好未来,大众更应该有信心、有希望。
例如,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投资 30 亿美元,宣称在本世纪末解决人类所有的疾病。
当然,我不相信一个搞IT的有钱人,靠这些钱就能解决一切疾病,但是,我相信未来几年,很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会取得巨大的突破。
说到这里,不妨回顾一下糖尿病的历史。
在1914年之前,人类对于糖尿病,几乎是束手无策,无数人被夺去生命。数据为证,1897年,被诊断为糖尿病的10岁男孩的平均生存期是1.3年,30岁和50岁的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分别是4.1年和8年。
后来,美国的艾伦医生发明了“饥饿疗法”,可以延长病人几个月至几年的寿命,但这是一种非常“惨无人道”的方法,因为要严格又苛刻地限制患者的摄食,病人每天都要忍受饥饿的折磨。很多病人无法坚持这种治疗,坚持者最终也会饿的骨瘦如柴而死。
可是,正是这种“残酷的、没人性”的治疗方法,让一些糖尿病患者等来了希望——胰岛素。
其中,最有名的一名患者是个叫伊丽莎白的小女孩儿,她的父亲休斯是当时的纽约市市长,之后的美国国务卿。
伊丽莎白于12岁的时候被诊断为儿童糖尿病,医生估计她只有六个月寿命,但她的父母为她选择了当时对付糖尿病的最极端的方法:饥饿疗法,他们坚信,活下去就有希望!
这使得伊丽莎白又活了近3年,最后瘦到只剩下一身骨架,嘴唇干裂,牙齿上全是血,就在她父母将要放弃,都准备好了安葬女儿的时候,传来了一则新的消息。
有位叫班廷的医生发明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伊丽莎白的父母抱着渺茫的希望尝试了这种方法,由于是异地求医,他们并未前往,或许是害怕与女儿的死别,而是托付给了保姆,并安排她把伊丽莎白的尸体运回纽约、安葬在家族的墓地。
伊丽莎白没有死,班廷医生的新方法创造了奇迹,她的生命没有停留在15岁,而是活到73岁。
没错,班廷医生的新方法就是胰岛素治疗。
正是胰岛素的出现,挽救了大量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在那个历史时期,有些人通过饥饿疗法等来了胰岛素,又健康地生活了很多年,还有些人选择了放弃,与其失之交臂。
到了1945年,10岁、30岁和50岁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可继续生活45年、30.5年和15.9年。
到了今天,糖尿病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已经不再影响寿命了。
现今,有了更惊喜、更光明希望,还有什么理由沮丧呢?慢性病患者,放下包袱,放下焦虑,放下压力,向前看,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