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外国友人赞叹天坛建筑,但也说过,祈年殿没有欧洲教堂高,网友回应:天坛处处皆玄妙,你们不懂!
这话一点不虚,天坛里面的学问太大了。从选址到布局,从建筑到细部设计,如同一篇文章,有实写,有象征。不是专门学习一番,去过天坛也只是“到此一游”了。请随酉娴走进天坛,解读其中令人赞叹的玄妙。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国之大事在于“祀与戎”。任何一个朝代都把“祭祀”当作重中之重来对待。古代帝王崇奉“敬天法祖”,因此“祭祀天地”成了第一重要。
天坛不是明清首创,早在汉唐时期,或者更早,就有天坛出现。只不过都没有存留下来。我们今天看到的北京天坛,是明永乐年间修建的。也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
最早是天地合祀,就在祈年殿,那时候叫做大祀殿。建筑形式也不是今天的样子,是方形的。对天坛进行重大“改革”的是明嘉靖皇帝。在他之后,才有了天坛、地坛等建筑。好笑的是,信奉道教的嘉靖,在天坛建成后,并没有来祀天祈福。一直到满清入主中原,这里才大大发挥了作用。
天坛的选址非常讲究。古人心中,天最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南为阳,北为阴。东为阳,西为阴。因此,天坛选址在北京中轴线偏东30度。就是东南方的至阳位。
天坛占地面积相当于四个故宫,如果靠脚力走过来,有点累。我们最喜欢的祈年殿,是光绪年间修建的。之前遭遇雷火,被焚毁过。“祈年殿”三字,是乾隆御笔。三重檐的蓝色圆顶,也是乾隆时期确定下来。此前是三种颜色。蓝色圆形攒尖殿顶,与蓝天同色,浑然如一,有高耸入云的意象。顶部的鎏金宝顶,反射阳光,显得既庄严,又辉煌。
祈年殿,是皇帝在此祈求丰年,风调雨顺。祈年殿的建筑设计,处处藏有玄妙。这个建筑高32米,比故宫太和殿还要高。古人以数字“9”为最大阳数。按照古尺丈量,祈年殿是九丈九尺九寸九分九。寓意为无限向天空伸展。太和殿为九丈。
祈年殿建在三层汉白玉须弥台基上。注意,台基数,栏板数等,一定是阳数。是三、五、七、九的倍数。内部设计,就更是让人暗暗叫绝。使用的都是象征手法。
殿内密集的大柱,向顶部藻井伸展。视觉上是上升之势。中央四根贴金彩画大柱,象征着一年四季。另有大红柱子,内外各十二根。内部的意为一年十二个月,外面的是一天十二时辰。内外共二十四根柱,寓为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所有柱子加在一起二十八根,代表二十八星宿。如果算上穹顶的八根小童柱,正好三十六根,意指三十六天罡星。
这些玄妙之处,很难自己去发现了。古人擅长使用象征意义,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独一无二,博大精深。不由得赞叹。
天坛里祀天的地方是圜丘。古人祭天都是在山丘上,承袭古制,建了圜丘坛。古建筑多为木制,下面有台基。上面没有建筑的,就叫做坛了。
圜丘,汉白玉石砌成的三层圆台。同样是阳数,如果是祭地,就是阴数了。圜丘外有两重围墙,内为圆墙,外为方墙。暗合古人的“天圆地方”理念。
到天坛游玩,圜丘是每个游人喜欢拍照的地方。走上最上层,中央有个凸起的圆石,叫做天心石。皇帝在这里祭天,意思是“亿兆影从”,有“亿兆”百姓跟从。
皇帝祭天也是勤政的表现。历史上乾隆来得次数最多。皇帝祭天前三天,就住进天坛斋宫。在这里,茹素,沐浴,同时节欲。同时派大臣,查看“牺牲”的情况。主要是健康状况。祭天前一天,才实行宰杀。
至于祭天时间,清朝皇帝大多选在正月初十以前。原则上是可以四时祭祀。即孟春时节。也有说祭天选在冬至时间。都是为了祈求年丰谷熟,国泰民安。
如果喜欢,可以选在春节期间看天坛祭天大典。可以再现清朝时,祭天的隆重仪式。不过人多拥挤,不建议小孩老人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