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故事,由不同的人讲述,会有不同的差别:
我们对叙事者的选择,往往就决定了故事的走向,也就是说,故事的叙事者是谁,决定了文章的信息入口。而我们要做的,是根据自己对故事的构想进行分析,从而选择最合适和最想要的叙事者。
怎样选择叙事角度?其实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不同的叙事者,会形成有不同叙事观点的故事,从而影响起承转合的发展。
这次我选择了张爱玲的《爱》改写:
原文: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青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这是张爱玲的《爱》用第三人称——“她”叙述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叙述方式。这个角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公正的进行叙述了她的一生中最爱的那个夜晚,那个人。
故事以“她”的叙述角度展开:
1.刚开始:她与对门年青人的一次相遇展开;
2.后来:她遇到的变故:被拐,被卖几次;
3.最后:她对那个夜晚,那个年青人的怀念。
如果以她作为叙事者
以她与对门年青人的一次相遇展开,后来,她人生遇到的变故:被拐,被卖几次,最后:多年后以她对那个夜晚,那个年青人的怀念结束。
如果以他作为叙事者
对门年青人对她的感觉,到与她的相遇的那个夜晚,后来听说她的变故,年青人的反应。年青人对她爱,也或许不爱。我打算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年轻人在这个故事里发生的一切。
用第一人称改写张爱玲的《爱》
我回来了,站在家的门前。家门对面的木门依旧深锁着,门前的那株碧桃在月光下浮着粉光,依旧开着,一如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多得不得了的桃花下,仿佛依旧站着那个她。
她,住在我的对门。我们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我很喜欢看她,因为她好看。她的头发很黑,她的两只眼睛很亮,她的嘴唇很红。桃树,桃叶,桃花,明亮的眼睛,这是我最爱看的画。
那年的她,不过十五六岁吧,站在后门,手扶桃树,穿着是一件月白的衫子,还有亮晶晶的眼睛,就那样看着我。
我想走过去,却又远远的站定,我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最后,只会远远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她没有什么,我也没有说什么,两个人就这样站了一会儿,就走了。
她家是村里小康人家的女儿,我家只是穷人家,我们之间根本不可能。
后来,一顶轿子抬走了她,听说是跟亲戚到城里去了。
再后来,听说她其实是被拐卖到外乡作妾了。
再再后来,听说又被转卖了几次,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如今,小村里早已没有了她。我也早已离开了小村。
想着,想着眼前桃树下的她隐隐的又模糊起来,在眼前浮动着。
“爷爷,进去吧。”一个小女孩摇着我的手。我回转过身,蹒跚着进了门。
门外,桃花红了一地,刺红了我的双眼。
改编之后,我改用了第一称去陈述,但感觉原来由女子的第三人称的身份叙述,感觉会比男子的角度深刻,细腻。女子手抚着一树桃花的情景,让人看着惊心动魄。用“我”去陈述这一切,把女子悲惨的命运带给读者的悲凉削弱了许多。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7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