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张西影
在当今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年代里,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手机足以让人们在网络知识的海洋里徜徉遨游。电话短信的沟通联络好似不在是那么重要了,杂乱的娱乐小视频,无聊的虚假小百科,则成了人们文化快餐的吸取和精神的抚慰。只要你上过几天学,有没有毕业证无所谓,能识上几个字,文化快餐的快速摄入,就使你觉得自己已经了不得啦,知识已经很渊博了,上晓天文,下知地理,无形中便开始肆无忌惮,毫不在乎地显摆起来。
街头上的饮食快餐店慢慢地多了起来,我们大多数人在习惯了这种饮食方式的同时, 不知不觉地也接受了与之相伴相生的文化快餐。
说起文化快餐,它就是手机互联网的知识碎片。快餐毕竟还是个快餐,纵使它有各式各样可口的味道,却终究它还是没有什么营养的。它没有灿烂的阳光,更没有生活的色彩,它不温不火,不断地麻醉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和听觉,无法还原真理真相,更多的则是错误地诱导着我们这些无知的人,不知道把我们该引向何方去。曾经有一位大师这样说,“一个人一生中影响最大的是人文素养,缺少认真系统的知识学习和静心阅读便会缺少文化的沉淀和底蕴”。看看当今时代的每一位精英们,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是留在了图书馆,再看看他们办公室身后的那个大书架,而不只是把目光时时地投向一个虚拟网络,投向那个看似热闹却又毫无价值的快餐文化上!
也许有人会说,网络上不同样也有很多的电子书吗?可那个小小闪烁的屏幕衬出的只能是缠绵刺激的网络小说和挑逗的图片,它又怎么能够映射出大文化的真谛呢?又有谁会在手机屏幕前细品一篇干净完整的唐诗宋词,感受一下文句中的潇洒与豪迈,还有那些名著中文化的深邃和悠扬呢?
对于这种掠夺式的文化快餐,什么青春读物、漫画、武侠、魔幻小说到种类繁多的名著缩写本和经典恶搞剧,从转瞬即逝的娱乐流行时尚到新新人类的疯狂调侃、逗乐和戏噱。
文化快餐几乎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处角落,并悄悄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它既有正面性的功能,更多的则是负面性的影响,信息海量爆炸,恶性膨胀,让人们学会满口算不上时尚的胡言乱语和那些疯疯癫癫的胡说八道。
别以为看了几篇励志鸡汤的网文,就学会了经典文词的使用,懂得了很多,一旦遇到真事,那些网络的戏说烂词就会让你对社会产生偏差和错误的认识,它会一下子冲淡你幼稚无知的思想,中华五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就会在你身上瞬间变成浮躁,爆料出笑柄。你可以讲出好多名著的故事梗概,可你却不了解那段历史背景后的真实,如果你用网络上的戏法故事去说事,那你只能知道这部戏中演员的名字,比如:戏说乾隆中的弘历则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张国立,和珅就成了王刚,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剧中或书里有着那么多精彩的细节和耐人寻味的人物。
我不知道在网络上看压缩的名著小段有什么意义,就靠几段简单的小情节就能让你取信他人?
你可以拿电视剧《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来说事,但这其中你究竟了解了什么呢? 又揣摩了多少荧屏以外的东西呢?“文化快餐”的快速吸取不知道一步步会把你变成啥个模样!静心地坐下来看上一部书,听上一段经典的国粹京剧。或许有人说,你这人真的成了老古板,真的是要OUT落伍了……
是的!从内心我真的很排斥那些喜欢“文化快餐”的假文化人。因为,在我的生活中已经看到有人说话不太靠谱了,常常在局外闹出尴尬的笑话来。我这样说可不是故意在诋毁嘲笑他人,也不是在为他人说话而担忧,只是有人总在莫名其妙地为我担忧了,庸人自扰之!
我真的很讨厌“文化快餐”,如果真的不懂没有把握下结论,就请你不要乱开口,不要觉得看了几段微信微博APP,就成了别人生活中的导师,其实吸取这种快餐文化你真得还不如那个说书的盲人,起码他有师傅的传承,有依有据。千万别动不动就拿网络故事来说事,告诉你,那是受商业利益驱动的,那多数是不太靠谱的,也不是真实的。
你也想发言,也想说出权威性的话,可以啊!那就请你认认真真地读上一本完整的好书!虽然如今已经远离了那个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年代,沏上一杯清茶,拿起一本书,放弃手机碎片信息,坚持一个时辰,它就可以让你在喧嚣之后心灵很快平静下来,它可以让你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感受什么是过去,什么是畅想未来,不会让你再浮躁,让你再虚伪。
书籍才是我们全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则是新时代的宠儿,关掉手机丢掉快餐文化吧!读一本震撼人心的作品,吸收那些超越年代的智慧精华,细嗅那来自远古的清香,给自己插上一双翅膀,在这和煦的阳光下,乘着时代的春风,展翅飞翔!
话又说回来,"文化快餐”没有什么不好,它也是一种娱乐、消遣、轻松、通俗的文化。 "快餐"相对于正餐而言,正餐为主,快餐为辅。它是一种生活调和剂,是一种新意的改变。所以当我们过久地忠于传统文学、经典名著的同时,不妨也可以读一些格调不是太高的小段子来消遣娱乐一下。将一脸严肃放松,做一回俗人,俗人自有俗人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