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很多人转如何管理时间的公众号文章,里面说的特别可怕,譬如每工作几小时,休息几分钟,然后在工作,所以我就想写这篇反鸡汤,无任何添加剂的心灵砒霜。给愿意听我讲话的同学们一些建议,关于效率和时间管理,我也讲讲我的故事。
我是个很在乎效率(high efficiency)
和注意力(concentration)的人
我以前是一个对效率有着极端追求的人,但一直做不到。大体状态(general state)就是一直在想象着自己(imagine myself)能够像超人一样永不知疲倦(inexhaustedly)能一直工作。从好的方面来看,我至少一直是很上进的(motivated),虽然看起来很傻。
我做过几件事情来提高效率
1. 刻意减少睡眠时间(高考备战时期,听到一个名为【达芬奇睡眠法】的东西,于是我就特别相信人体潜能这件事情,我认为在极端意志力的强迫下,人体会表现出比自己现有能力更强悍的能力来,形如狗急跳墙,虽然这不是什么好词儿。电影作品里也经常会出现那种天才,看东西过目不忘,所以我非常向往也很想尝试。我就真的试了一下uberman睡眠法多相睡眠这件事,大家可以百度科普一下)
2. 后来达芬奇睡眠法被证实是谣言,我又做了第二件事就是睡梦诱导。我看了一个叫做yogaminster的视频,现在找不到了,这是一个10分钟左右的视频,先让你想象自己躺在草地上能闻着花香,然后平躺的状态全身开始放松,放松的方法是先用力再放松,从右脚趾开始用力抻一下然后完全放松,然后是脚踝,小腿,大腿,换左脚。身上的每个部位都要用力然后放松,最后想象自己躺着的地面非常柔软,然后身体陷在泥里,然后逐渐的陷下去,最后在宇宙真空空间下坠。
我不得不说,我用这个方式曾经有数次感觉到身体不受意识控制了,还蛮恐怖的,一次是眼前出现漩涡快把我吸进去的时候突然惊醒,惊出一身冷汗。还有一次是觉着自己飘起来了,感觉蛮奇妙的。这个yogaminster对放松确实蛮有帮助的,对我的直接影响是我从大一到大四4年几乎没怎么做过梦。睡眠效率也的确变高了,但是做不了梦是一个让人觉得很伤心的事情。
3. 第三件我做过的提高效率的事是,强迫性一心三用,我尝试看一部动画片同时用手机、iPad、笔记本同时播放,或者一边工作,一边播放电子有声读物。我给自己的理由是,同声传译就要锻炼一心三用。这个是最费神的一种了,坚持超过4小时,身体就要崩溃,有一种透支了的感觉,头疼,看什么都很晕。
我觉得人在25岁之前应该极端一回,身体是宝藏 ,不用怪可惜的。
透支自己的身体,是有方法的,但也是很伤身的。
我做这件事最直接的原因是好奇(curiosity),我只是想知道我能同时做多少件事情。最高纪录是15件事儿吧,每天列好to-do list以后,就跟疯子似的。我是一个体验主义者,我是那种特喜欢在超市把所有饮料都尝一遍然后告诉其他人拿一瓶更好喝的性格。其实透支身体有时候是很无奈的,比如在英国赶毕业论文,快写不完了,就70多个小时没睡觉。感觉好像很荣耀的样子,其实很傻。
有时候会误以为能透支身体是自己的优势,因为年轻,觉得多体会一些是好事。但是有的时候也会滥用这种优势,觉得不到最后一刻都一直很拖延症。
记得小时候,有一种学生,好像平时都不怎么好好学习的样子,一到考试拿起来背一背就过去了,很多人很羡慕的样子。其实是对不良生活现象的一种误读。
但有时候我们很骄傲对吗?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当懒癌,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强迫症(obsession )变成流行词以后,我已经听不出这些词的贬义了。很多人很荣耀的样子,想当年我熬夜,多少多少个小时不睡觉,多牛多牛,就好像再说自己有多能喝是一个感觉。拖延症是个群体性问题,它的产生与社会节奏变快有着直接的关系,就算我说我是个很在乎效率的人,我也的确是个拖延症患者。
我在26岁的时候开始觉得身体要对不起自己,这点张迪老和我吐槽,说年纪大了如何如何,虽然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年纪大了。那时候,我花了很长时间休息,休息的时候越休息越累,几乎身体里的所有累都被我逗出来了。那个时候的真实反映是嗜睡,随便动一动就累,根本缓不过来。
这个年龄是我工作状态的第一个调整期,我开始正视自己生活中的不平衡问题。所谓平衡,就是得找到一个让自己保持开心的方式向前进。并不是说自我放弃,但是有时候打鸡血并不是唯一方法。疲劳积累起来会变成消极能量,那时候有多兴奋,就会有多失望。
吃饭总是能吃饱,但睡觉总是睡不够?咋整
大家都是这个感觉,在学习或者工作的生活中。睡不够是十分让人困扰点事情。我是十分鼓励大家睡午觉的,但是不能长。有人说控制不了,这是有生物学原因的。人的睡眠和醒来(昼夜节律)分别受到两套神经内分泌机制的调控,它们相互矛盾 / 对抗,构成昼夜节律的‘触发器开关机制’(The flip-flop switch)[2].
这套开关由于是一套神经内分泌状态变化'开关',其状态拨动到“睡眠”和“清醒”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与上面的睡眠周期中第一个周期从清醒到阶段 4 相对应的是,神经内分泌状态从“清醒”完全转化到状态“睡眠”,这需要接近一个小时。此后进入到神经内分泌的“睡眠”状态强化和锁定阶段,直到进入唤醒步骤,逐渐解锁“睡眠”状态,进入“清醒”。所以如果你恰好在睡眠状态被弄醒,肯定是超级不爽,再躺一个小时才能起来。(这里推荐sleep better的APP,可以监控你在浅睡眠快要醒来的阶段叫醒你,比较科学人性化)
这个阶段很多人会对我说,好好休息好好吃饭是最重要的事儿,心态有时候要调整。我听到最多的话是:
1. 别太拼,身体要紧。
2. 你也老大不小了,不是小伙子了。
3.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4.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其实我特别感谢平时关心我的朋友和家人,可是这些话并没有解决一个问题。我想拼不是因为我真的不怕累啊,是因为我有欲望啊,我想要做出成绩,想要成就感。退缩带来的失落靠什么来弥补?那如何正确的休息才能不影响工作学习的效率?
如何正确的休息?
我们从科学角度来剖析一下人的情感控制,说的苍白一点,情绪就是神经递质、激素、多肽的一种体现形式。
这就是为什么?
1. 女性在经期情绪不稳定
2.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
3. 黑夜里人比较容易矫情
4. 睡觉起来血液都在脑部呢,人就比较容易有起床气
人控制意识的脑功能分区:
1. 旧皮层(非均值皮层)具备原始性和冲动性(抑郁、无力、有害情绪)
反应快,不易疲劳,无意识开启
2. 新皮层 负责高级认知功能,逻辑功能
反应慢,容易疲劳,有意识开启
前额叶充血调控情绪,遏制有害情绪,使用逻辑。
我研究清楚这件事以后,才算是理解为什么一心三用那么自虐。真是头疼的受不了。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个人有多么兴奋,平静下来就有多么失望。有的人喜欢鸡汤,有些人就反鸡汤。我们需要的平衡不是老年人的养生。而是当你为工作学习目标理想付出了诸多努力的时候,你能吞下多少与之而来的负能量和痛苦。时间的使用永远是矛盾的,每个人除了8小时睡眠,就是8小时工作学习,还有8小时,要用来吃饭、走路、坐公交地铁。成功的人总说,人与人的差别就是在这8小时的利用里。
要想达到这个境界,我们总共有两件事要做:
一是合理放纵,二是充分锻炼
其实让原始冲动释放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放松方式:
1. 吃点好的(血液流到胃里)
2. 睡一觉啥也不干(下丘脑平衡激素分泌)
3. 看美女帅哥,想羞羞的事(刺激激素分泌)
4. 聊天、唱歌、聚会(分泌多肽、获得团队感归属感)
事实证明,看电影其实不见得放松,现在电影越来越烧脑,看综艺倒是很放松,还有看动画片。旅游有时候也不一定放松,如果带着任务,逛公园划船就很放松。读书就不见得很放松,听书更累,注意力经常丢了,但是听歌就很放松。玩游戏也不见得很放松,但是很发泄。
所谓合理放纵就是你的理性脑要能战胜感性脑,人的控制逻辑的大脑新皮层是进化的产物。作为一个高级动物,理性、逻辑和高级认知就是证明和特征。我们需要一个更合理的规划和休息的习惯。榜样人物就是邱吉尔,在每天20个小时的工作里,不忘画画,洗澡。和罗斯福的见面都是在浴缸里完成的~
所以要想很好地利用时间,需要反思的是通过什么方式合理放纵,是最能够让自己减小压力的,但又最节约时间。运动是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加快身体代谢。比如每天跑步一小时!听音乐和聊天也是比较好的方式,让自己减少理性思考!沉浸在放空中。
另一方面,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一学习就累,从本质上讲还是学习太少了。大脑原本是一块平滑的肌肉,思考能力也是锻炼出来的。所以每天保持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甚至能有写作的习惯那就更好了。思维有提炼和总结,更加利于记忆。回忆也是很好的习惯,有输入有分享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成就感和快感的方式。
关于好习惯和养生
也许真的是到年龄了,我也开始关注早睡早起的问题。每天早上阳气上升时起床,为了好的精神,为了培养读书习惯。夜深时阳气下降,阴气浮起,就应该以静养气。深夜熬夜工作的确是个非常耗费身体的事情,但是夜晚是个非常好的锻炼身体时间以及读书写作时间以及社交的时间。总结近期生活,迎接新的一天,关掉手机,关掉所有消息通知,停止对自己注意力和思考能力的摧残,让自己安静一点活着,是我比较喜欢的状态。
我觉得我每天的工作能力有一个上线,通常早上如果连续保持注意力5个小时,基本身体就要崩溃了,所以我给自己4个小时的习惯,只要白天能认真做事4小时(早上2小时,下午2小时),就算非常成功的一天了。通过中午的调整,晚上的休息,我还能给自己的爱好挤出来2-3小时,我认为就是很完美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