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影院看了《长安三万里》,168分钟的时长却并没有冗长的感觉,反而思绪良多。
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长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往事,整3小时平铺叙事娓娓道来,也有一种编年记录的味道。以2条时间线交叉叙事:1是高适李白的友谊历程,2是老年高适驻守边塞将欲迎战吐蕃叛军。从银枪白马飘如诗到高堂明镜悲白发...借由穿针引线的对白勾勒出大唐的巅峰与衰败的历史变迁....
全片时不时的都会脱口而出的“一团锦绣”,这种引用做法贯穿全程的感觉如同宝莱坞的片子以歌曲贯穿全篇一样来的鲜明而震撼!一样的观赏感极佳!这是独属中国的意境感和恢宏宇宙。并且在本片能看到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的诞生过程,从中会对这些诗的具象化情感感触更有信服感。(艺术创作就是这样,我们后人不可能真正知道古人事迹的真相,但我们能通过想象之中的艺术形式窥探真相的轮廓就足够了)
在《长安三万里》中,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书本中呈现的正襟危坐、老气横秋的墨客形象,而是一个个为生活奔波、为理想求索的普通人。
“长安”指的是包括李白、高适等诗人在内的每个人的理想;而“三万里”则是指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白居易曾写道:“在一兴嗜欲念,遂为缴牵。”欲念一旦兴起,人就会被束缚住。盛世大唐赋予诗人们无尽的诗韵才华,却也强加给他们太多放不下的执念。
再一次跟随电影经历了他们的一生,你会发现,生而为人,最长不过痛苦,最短不过人生。在电影里,高适从始至终,都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冷冽视角,观看着李白、贺知章、崔宗之、丹丘生等人的宴饮享乐、醉生梦死。他们真的快乐吗?真的已经看透功名利禄了吗?真的可以恣意洒脱于天地间了吗?也许根本没有,但却没有别的办法。
东方知识分子的浪漫,常常是出世的。杜甫在思念李白时,曾写出“文章憎命达”这样的句子。这个句子不仅是李白一生的写照,同时也是千百年来,无数东方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写照。我最喜欢《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的地方,也是在于,在极尽绚烂多彩的画面之下,其底色却是一抹悲凉。
毕淑敏说:“执着是人之本性,但放手是人之智慧。”人生之初,我们很容易陷入不停追逐的怪圈,以为只有得到了,生命才有了价值和意义。
沧海桑田,眼前的一切不过是浮云一片,终会随时间飘散。而真正留下来的并不是起初追寻的结果,而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只要黄鹤楼的诗还在,黄鹤楼就在。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曾经的故事并不会消逝,而会以文字为载体,不断在人们心中传颂与回响。
结果也许没有重要,存在即为意义,它的意义终将闪耀在后世之中。无论多么喧嚣的时代,终有一天都会老去,伤口也必将愈合,而后再添新伤。处在时代下的人们,也都将随时代的浮沉而痛苦着前行。
可当一切尘埃落定,回头再看,便会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即便被时代裹挟,只要不放弃,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长安三万里,前路漫漫亦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