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默默走过的路,最后都是幸福。眼睛的旅程从这一页挪到那一页,脚步的延伸从这一山迈向那一山。
十年前,二两曾在政务文案圈里拼过命,那是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历。作为一名小白,每天为捕捉话语抓耳挠腮、为联审过稿而瑟瑟发抖、为领悟文峰而彻夜修器的场景,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抓耳挠腮?瑟瑟发抖?还彻夜?至于吗?
至于!真至于!
那时的二两还是个小白,特别纯,最重要的是,这“文案圈”的职级只比(省)部级单位低一点点而已。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参与到大量专业、正规的文字工作中来,周围的领导和同事任意拉出一位都是杠杠响的笔杆子。三、五千字的文稿是家常便饭;写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的A4纸画满了重点;键盘被击穿的“唯美爱情故事”更是缠绵不断,萦绕在办公桌一隅。二两对他们除了敬仰,还是敬仰。
在那里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默默学习,专心写作。偶有一次,二两觉得自己稍微(北京口语也念:xue wei)长点“能耐”了,想在文章里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领导看后面带微笑,缓缓问了4件事:
第一,你写的观点专业度在哪里?
第二,具备普遍性吗?
第三,有没有站在合理的高度来看待上面两个问题?
第四,你的提议具备实操手段吗?具体方案呢?
这四个问题震耳发聩,着实又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生:墨浅,就别玩命兑水了。
现在回想,如果没有当初那段“魔鬼”式锻炼,就没有今天的二两。我感谢那段让自己脱胎换骨的时光,它不仅促成了简书里原创不断的“二两颜”,更开启了我人生中另外一番光景,哪怕这仅仅是个可能,我都知足!
原文:
三五寸,千风影,笔伴纸墨酒不醒。
寒有情,夏长亭,自古繁华月下行。
公文版:
标题格式有长短,问三题五按寸分。
风走千里需积累,留好案头影印身。
纸笔时刻常为伴,墨酒痛饮醉为盼。
寒来暑往星披月,可使文华入繁篇。
以上即不合辙,也不押韵,看气质!
希望有一天,二小子能被下面这地方保护一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