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也就是说你知道这个事情的道理,而且在切身实践中能够运用这个道理,“知与行,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这句话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其最早出自宋元之际儒学家金履祥所著《论语集注考证》:
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
这是说,先知先觉的圣贤,知而能行,思想与行为一致,是后知后觉之人效法的榜样。
“知行合一”这一理论,后由王阳明发扬光大,发展成较完备的哲学体系。
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王阳明,又叫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自号阳明子。浙江余姚县人。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
因曾在贵阳修文阳明洞居住,自号阳明子,故被称为阳明先生,一般称其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
有人说王阳明是中国五百年来第一等的人物,他样样精通,无所不能。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钻研哲学、精研书画、教育子弟的同时,还能有条不紊地带兵打仗,治国理政。不能不说这是位全才、奇才。
而他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事物,并获得如此成就,都离不开他知行合一的智慧。
知行合一同样适用现代社会,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好这一方法,那么在这庞杂的环境中,就能做到有条不紊,如鱼得水,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也就近在咫尺了。
而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谈何容易。我们都知道说话时容易,而付诸行动时却很难。
知行合一乃王阳明的心学之根。用简单的四个字揭示了求学中的道理。
“知”与“行”便如同当今世界的“理论”与“实践”。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一个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就是知行合一,即把自己的行动和认知彻底统一起来,没有思考清楚就不要行动,一旦思考清楚便立即行动。
罗翔说:“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
我思故我在 ,这个观点会让我们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容易被自己做的事感动,容易沾沾自喜,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做到,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空想主义者”。
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道理我都懂,只是做不到”。这只能说,实际上,不是懂了而没有做到,而是你根本就没有懂,所以做不到。
而为什么做不到,就是因为人们通常会把知行分成两件事,知行根本不能合一。
而真正的知行合一,知行是一体,当你一念起处,就是知,就是初心,是一种不自主的行为,跟着自己的心走,去付诸行动,就是知行合一。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看似简单的问题,但我们许多人往往做不到,这就说明,知和行是两码事。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我们在起了该“行”的这个想法时,已被各种妄念和欲望干扰或阻止了。
我们与生俱来就有对父母的爱心,对兄长的敬意,这是发自于本心,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而一旦心里面有了“我应该要做一些事来孝敬父母,来尊敬兄长”的想法,这时就已经离开了第一念,离开知的本体,已然是一种妄念,这时,会有无数个妄念来干扰甚至阻止你。
比如说,这个月房贷还没还,孩子都补课费也是一大笔开销,实在没有多余的钱给父母买东西,缓缓再说吧。
就像如《大学》中的一句话:“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闻到恶臭,不由自主就会厌恶至极,唯恐躲之不及,而不是另外起来一个心念让自己厌恶。
看到漂亮的东西,本能的就会喜欢上它,喜欢是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而不是想着我要去喜欢它,另起一个心念 。
又比如,我们喜欢一个人,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好感,第一感觉就是不由自主地想对她好,想亲近她,想为他做一些事。
但是如果不能在这个第一念,也就是第一感觉上延续,而另起了别的念头。
比如,我们转念一想,我的付出会有回报吗,她得到我后会珍惜我吗,亦或,她如果不喜欢我,我这么做值得吗?
这样的念头一但蹦出,你就违背了初心,也就不能把“对她好”这个“知”付诸与“行”。
而实际上,之所以产生其它杂念,就是因为第一念不够真,对爱的人产生了动摇,更准确地说是爱得不够纯粹,不够强烈。
之所以不能行,还是没有真正“知”,就是你还没有懂。
正如三毛所说一句话,“爱是藏不住的,闭上嘴巴,眼睛也会说出来”,一个人如果爱了,那么他的行动自然跟上,在眼睛里,在眉梢上,在一言一行中,这是无论如何也藏不住,也控制不住的。
所以,一个人不去孝顺父母,就说明他不懂得孝顺父母。
如果他真的知道要孝顺父母,真的体恤爱惜父母,他就会自然而然地行动,而不是把时间分配给了事业、应酬。
可以说,知是行的根本,行是知的表现,知行本身是一体,如果知是动摇的,行必然无果。
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正意义所在。你若芳香,蝴蝶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