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家这两天的一个故事:
背景:我女儿大一
孩子放假在家,上午练车,下午在家窝着玩手机。
一天跟我说:要一个人出去旅游
我在想:快过年了,大家都在往家里赶,这个姑娘老想着往外跑,在家里呆着不好吗?还一个人,网络上那么多出事的事情
于是乎,不同意,还想着各种法想说服闺女在家
好像并没有改变她的想法,还是一心想着往外跑。
我开始思考:
我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我要成为她最信任的人,成为她有困惑时,能第一个想到的人,成为她真正的战友,盟友;能够推动她把她想办的事,她去办成的人;
促成她相信她是可以把事办成的人,而不是站在她的对立面,跟她对抗的人。
我这么一味的阻拦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担心孩子的安全,那我正面表达就好。
如果想让这次旅游她从中学习点什么,那会是什么呢?
对,就像在一个组织中,申请一个项目,老总签字拨款,项目经理是需要写申请,和规划实施方案的。
那我就借这样的机会训练她这样的思维也行。
于是我跟她有了这样的对话:我最在意的是你的安全,你要有安全的预判,冷静的思考,面对问题时的沉着。
你跟你爸商量一下,需要他的同意和赞助。
晚上她爸回到家:
她就简单直接跟她爸说要出去旅游,一副不同意就准备红脸的架势,他爸看她架势,也是没好语气。
我在旁边就说了:
你这样的表达要是我,我也不同意,看起来好像完全是在凭兴趣,没得规划。
这就相当于在企业中,项目经理申请一个项目,需要老总签字拨款,你的这样表达,老总会把你的申请压在最下面,到最后不了了之。
你需要想清楚,这个项目的启动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价值?最佳方案是什么?预算时间和预算资金是多少?回去重做,准备好了再来申请。
于是乎第二天她仔细找资料,各种,在吃晚饭时,又跟她爸提,她爸同意了。
于是乎她爸提供车资源到火车站,拨款。
在有父母的支持下,她开心,兴奋,那种由内升起的力量感,也有她努力成功拿到项目过程的成就感。
今天她在外面开心体验祖国的美好大自然呢,
时不时的发些美照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