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类词近期近几年频频出现,在电视上、手机上,或者公告牌上等等,随处可见,可谓是一提到“扶贫,脱贫”等字眼,人人都知晓,人人有话说。对我而言,它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我对它的认识,可谓是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后来参与,最后看到这个政策的所带来的巨大改变,让我和我身边的人都无不赞叹。
2016年的春天,掇刀区公路局一行人进驻了我们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队长文圣和他身后30多名扶贫包联工作人员,仅用半个月的时间走访调查,就摸清了我们村33户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他们因地施策,也初步制定了一套扶贫方案。他们告诉我,精神如“钙”,缺钙了就会得软骨病,得了病即使有再多的人帮扶,也难扶的起来,所以说精神扶贫是首要根本。驻村工作组和我们村两委多视角,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舆论脱贫,精神脱贫,文化脱贫”。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让自主脱贫等观念中进贫困百姓的心中。勤劳致富靠自己,脱贫致富有信心,在这场脱贫攻坚的硬仗中,通过我村驻村工作的精准识别,精准失策以及精准帮助下有很多贫困户,经过自身的努力,用勤劳的双手走出了贫困,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好日子。
我家隔壁的贫困户童成春家庭,一对八零后的夫妻,从外地搬过来的。两个小孩,其中一个患有先天心脏病,丈夫患癫痫,还有一个患病老母亲。童成春夫妇,前些年几乎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但是无论怎样,生活还是不见大的改观。2016年春,区公路局龙云局长,带着驻村工作组组长文圣来到他们家,和他们夫妻交心长谈,支持他们搞养殖。经过多方考察。 帮他们家办了生猪养殖。从申请扶贫贷款,电力投入,到猪场建设,生猪投放,无不投入了我们驻村工作队的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说到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一个人,她是我们团林铺镇的原党委书记,现在在区人大的滕明欣书记。腾书记也包联我们村,是腾书记多方奔走,到处呼吁和大力筹措,才终于解决了童成春家庭一直困扰的电力问题和水渠问题!政府的帮助,让童晨春迈出了发展的第一步,但是童晨春夫妻也明白长远的发展还得靠自己,于是夫妻两人凭着刻苦勤劳的品质,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养殖培训,请教畜牧专家和村里其他的养殖能手,勤奋钻研养殖知识,这几年来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从未间断过学习和奋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也从负债在家庭到了有储蓄的家庭了。而这对夫妻也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引导下成了我村同甘共苦、吃苦耐劳的“夫妻档”脱贫示范户。
精准扶贫,春风暖心。2018年冬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村庄,扶贫工作者区公路局副局长何峰,组长文圣,他们冒着冷雨风雪,连续多日去探望贫困人口邓贵泽,罗志福两位独居老人,关爱她们的生活,给老人送生活物资。邓贵泽的儿子李元线知道后,专门给村里来电话感谢工作组,让在外务工的他感动不已,说有了政府,有了党,有了扶贫工作者,他可以在外安心工作!我们每一个扶贫工作者都在用行动践行者这份责任!
贫困户刘大金,他家的四十多头猪崽也在这场大雪中生了病,他第一时间不是找兽医,而是直接电话打给工作组,工作组二话不说,到处联系医生专家,及时帮助他们家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这是一件小事,却体现了咱们每一个贫困家庭对我们扶贫工作者深深的信任。
贫困户孙铁飞,患心脏病多年!老婆在外务工,女儿出嫁多年。每次犯病都是文圣带着他到医院去诊治。时间长了医院科室的医生都认识了这位“特殊”的家人。主治医生说,我知道你,你是扶贫工作队的。我想:这份肯定,赛过了一切赞美的词句。这份肯定就是对我们每一个扶贫工作做最好的褒奖。
他们的事迹还有很多。有限的时间,我却无法描述。但我知道在扶贫的道路上,他们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责任,大爱无疆,砥砺前行,他们把使命牢记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在扶贫一线上,到贫困群众当中去,迎难而上,勇于担当,脚踏实地,奋勇争先,用满腔热情,用实际行动,用傲人的业绩,为党旗添光彩,为扶贫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