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李安导演将张爱玲的经典小说《色戒》改编成了电影,王佳芝与易先生那段虐心的爱情,才为人所知。
关于这部电影,看客们更多的是关注那三场香艳激情的床戏,关心梁朝伟和汤唯是否假戏真做,却唯独不关心其背后真实的历史。正如人们记住了王佳芝,记住了主演汤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剧中王桂芝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她的名字叫郑苹如。那么,这个人物原型郑苹如到底有什么传奇的故事,还有她最后的结局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穿越历史了解真相。
青春靓丽,以身许国
郑苹如,1918年出生于日本,是个中日混血儿。她的父亲郑钺曾留学日本,并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母亲是日本贵族。后来,郑钺带着妻儿回国,担任上海高等法院分院院长及首席检察官等职位。
郑苹如出生于这样的家庭,标准的大家闺秀,说得一口流利的日语,且出落得貌美如花,一双明亮的眼睛和甜甜的酒窝,一身漂亮的旗袍,将她的身材衬托得婀娜多姿,处处透露着绰约的风姿和动人的妩媚,成为上海滩的名媛。
虽然郑苹如是一个中日混血儿,但是她受父亲的熏陶,特别热爱自己的祖国。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郑苹如就上前线慰问抗日将士,照顾负伤的抗日将士。一个美丽动人,日语流利,还十分爱国的郑苹如很快就被中统盯上了,认为她是打入敌人内部的一个最佳人选。
于是,中统上海站的负责人就找到了她,说明了来意,她欣然同意,正式成为中统的一名特工,时年19岁。
绑架近卫文隆,获取汪精卫预谋叛逃情报
郑苹如正式加入中统之后,她就利用自己的身份,打入了敌人魔窟,为中统搜集情报。虽然她初入中统,但是的能力很卓著。她先是利用自己的美貌接近了当时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儿子近卫文隆,将其骗到了酒店,企图实施绑架,逼迫日军退兵。此次行为是她的单独行动, 并没有告知总部。当她得手后,报告中统总部,得到的回复是“赶快放人”。
初入中统的郑苹如还是太天真了,认为靠绑架就可以逼迫日本退兵,中统总部则认为这样不仅不会达到目的,反而引起日军的疯狂报复,就命令其放人。当时,近卫文隆喝醉瘫睡在床上,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绑架的事。事后,她与近卫文隆一起回到上海,对日本特务撒谎说出去游玩,在酒店过夜,这才化解了这次危机。
同时,郑苹如利用自己中日混血的身份,打入了日军在上海的特务机关,成为高层的秘书。她从中打探到了汪精卫叛逃的绝密信息,并两次密报重庆,但是并没有得到上峰的注意。不久之后,汪精卫叛逃到越南河内发表了“艳电”,沦为大汉奸。
密谋刺杀汉奸,最终功败垂成
在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丁默邨和李士群在上海组建了臭名昭著的76号特务组织,残害抗日志士。铲除丁默邨成了当务之急,郑苹如奉命不惜一切代价要将其铲除。这个丁默邨是一个色痞子,早就垂涎郑苹如的美色。因此,郑苹如很容易就接近了丁默邨,并实施了数次暗杀计划。
丁默邨是一个老特工,为人狡猾,很难对付。郑苹如计划在他送自己回家的时候,在家门口实施暗杀。有一次,郑苹如按计划在家门口安排了刺杀人员,只等丁默邨入瓮。但是正当丁默邨要下车送郑苹如的时候,他看到有几个黑影走向汽车,就直接命令司机开车,负责暗杀的人员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扬长而去。
1939年,圣诞节前,郑苹如以要求丁默邨送他生日礼物为由,将其骗到了皮草店,计划刺杀他。当丁默邨刚进入店铺后不久,就感觉不对,掏出一沓钞票扔在柜台上,一转身又钻进了防弹车上。等埋伏在门口的暗杀人员回过神,向汽车开会的时候,丁默邨早就扬尘而去。此次暗杀行动,引起了丁默邨的怀疑。
郑苹如心有不甘,决心亲自动手。在圣诞节晚上,郑苹如随身携带手枪,去参加丁默邨举办的晚宴。当晚,丁默邨特意安排了两个女郎紧跟着郑苹如,导致郑苹如无法下手。她看形势不对,躲到了洗手间,将随身携带的手枪扔出窗外,企图销毁罪证,但是被窗外守株待兔的日伪间谍逮了个正着。
英勇就义
郑苹如暴露,被带进了76号魔窟。刚带入的时候,她的待遇尚好,还能跟家里通话。但有一天,周佛海和丁默邨的老婆们组团观摩过这个施展美人计的女特工。她们一直对郑苹如这个“狐狸精”恨之入骨,下令用皮鞭狠命地抽打郑苹如的大腿和臀部,直打到臀部皮开肉绽,鲜血淋漓,这次罢手。事后,周佛海得知后,就停止了刑讯。1940年2月的一个午夜,随着三声枪响,郑苹如倒在了血泊中。她永远地走了,这一年她才年仅22岁。
当年,郑苹如被捕后,她一口咬定是“情杀”,知道被处决,也没有说出自己“中统”的身份。因此,尽管此时当时在上海滩轰动一时,但人们都认为这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情罢了。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她是一位轰轰烈烈、献身抗日的爱国烈士。
台湾军情局在《情报典范人物》一书中高度评价郑苹如:“为顺利执行情搜任务,整日周旋于日寇高官之间,委身寇雠,曲意求欢,牺牲个人美色换取国家情资,不仅毫无名利,也因与日寇汉奸往来,致家庭遭乡里唾弃轻视,家族蒙羞,门楣无光,惟郑苹如无所悔恨,漠视蜚短流长,此等情操,绝非世俗人所能做到。”此评价如此之高,可见郑苹如的不一般。
原创:密探零零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