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表相有些荒谬的故事,可是当所有人都认可,荒谬却变成合理的存在,成了行事的准则。
凶杀案发生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整个镇子都知道有人企图行凶的事了,甚至包括被害者本人,期间两个凶手情绪上有过很大的反复,态度从坚决到犹豫不定,他们理智恢复时也曾经寻求一个阻止行动的人,未果,那些路过的竟然都像粉丝一样支持,他们是在最后的时刻重又下定决心,整个行动中兄弟两人也是交替行使主导权。
其实他们最初嚷嚷也只是想泄愤,就像酗酒的醉汉最多当街大骂踢烂几个路灯之类无关的东西,借着酒精壮壮胆表明一下立场,但心底清醒的那部分始终是张开的,这时候只要有个人把他拖到路边,自会安静下来。
可是在这个小镇,对于这件与性命相关的事所有人都麻木,他们的天真变成了愚钝,他们的围观实际是在推波助澜,他们暧昧的态度变相鼓励了凶手,可以说,是整个镇子的人一起犯下的这桩凶杀案。
我相信“人性本恶”,恶本性激进,是一颗火种,随着一丝风就可以舞动起来。这个故事里唯一代表善意的克里斯托.贝多亚在徒劳地奔波着,他疲惫焦急却没有方向,一直与被害人圣地亚哥.纳赛尔擦肩而过,每一次错过,圣地亚哥都离死亡更近了一点儿。主教的巡视以及那场浩大的婚礼点燃了大家热情的同时,也燃尽了理智,人们放大了情绪,看似守着自己爱憎分明的标准,实际打开了疯狂的闸门,克里斯托的努力像微不足道的泡沫,一点点地被消耗掉。
天底下所有故事里都会提到爱情,在这里,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和爱情有关的故事吗?关键人物安赫拉.维卡里奥起初是在保护谁?有人说是她父亲,但依靠只字片语提到的场景并不可信,那人一定出现在过场的人物里,我甚至怀疑过一直忙于拯救死者的克里斯托。后来喧嚣过后安赫拉维看清了自己的心,终其一生等到了那个人,多年后巴亚尔多.圣罗曼提着简单的行李回到这个毁掉他的地方,兜兜转转的半生,物非人也非了。巴亚尔多也会爱上安赫拉吗?我不知道,或者这会是另一个故事的起因
关于爱情,那求之不得的东西,当日你遇到时并不自知,后来你牵了 别人的手才醒悟,可是要舍弃一切去追寻吗,你要问问自己是否有这个勇气。
作者用看似零乱的碎片拼接起来一个脉络清晰的故事,笔触干燥明亮,在那个喧闹的海边,即使满地血光依然挡不住朗朗的晴日,故事每一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强烈的光,即使在晚上,在他渲染下门厅、街道的灯也是清脆的,每个人的表情都那么清楚地放在字里行间。我们能在作者引领下看到这份荒诞是因为站的角度,如果现在能把自己抽离出来做为一个观察者旁观这个世界,旁观自己每天的24小时,会哭还是笑?更可怕的是,会不会感觉乏味?
作者提问,你能逃过命运这双翻弄风雨的手吗,答案像一个驳论,想说能,如果当时每个人都说出如鲠在喉的真相。可关键就在于人生中“如果”的几率小到仿佛不存在。“不能”似乎也不准确,回头想想,往前行进的过程里哪一步又少了自己的决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