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晓萌,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管理学系组织行为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率先在领导力教学中引入心理韧性的概念,启动并持续追踪中国企业家韧性打造的研究项目,积累了超500万数据点的研究资料。任教课程连续七年获得逾万名企业家学员的高口碑赞誉,并在2019—2021年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本书简介】
《韧性》一书缘起她在长江商学院“韧性的打造”必修课,她希望通过书籍的出版,把韧性的理念、培养和修炼带给更多的受众。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强大的心理韧性的重要性。作者在融合心理学、行为学等前沿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韧性飞轮”模型,旨在从觉察、意义和连接三个层面解码焦虑与情绪,发掘并深化热爱,在关系中强化自我认知,实现从个人韧性到组织韧性的传导。
【内容概述】
在新冠疫情持续、全球经济下滑、局部战争爆发的当下,韧性显得尤为举足轻重且难能可贵。
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韧性对于每个人来说,无论年龄、职业和身份如何,都是我们持续从不确定性中受益、一生向上生长的力量。
韧性
在张晓萌看来,提升韧性不等于死扛,而是主动地应付;提升韧性不等于吃苦,而是科学地“寻乐”;提升韧性不等于习惯养成,而是系统地改变认知和行为;提升韧性不等于自修,而是在关系连接中共同精进。
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张晓萌曾带领团队组织问卷调研,其中两个关键点是,在不确定时代给予员工确定性以及和员工同甘共苦,不缺席危机的化解过程。
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情况,有些时候我们吃的苦、受的罪,有韧性的人会从中得到启示或启发,并且能够重新让自己进一步成长起来;而没有韧性的人,他有可能就沉浸在这种痛苦或者悲伤中,使自己的生命泡在了苦水里。
一个企业的韧性打造,企业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往往起了关键的作用,组织的韧性不是个体韧性的简单叠加,组织韧性离不开共同认知、价值认同和人与组织的连接。
组织韧性框架包括三阶段框架:共识、共事、共情,共情的关键是信任机制,共事的关键是激励机制。
打造心理韧性,有了韧性的个体,才会有韧性的组织、韧性的社会。
韧性=复原+成长+获益,韧性等于成长加获益,就是复原加成长,成长加获益,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持续小赢修炼正念
人是天生有关注负面事件的倾向的,如果我们要获得心灵的掌控感,就要不断地去训练自己的正向思维,通过这些行为训练,人的心态、思维模式都是可以调整的,因为大脑其实没有那么聪明,他只相信你反复做的事。每天记录三件幸福小事,持续小赢是开启“韧性飞轮”的关键步骤。新东方的东方甄选火爆之前,花了有半年多在线人数翻了10倍,这就是对于小赢的积累与鼓励。“积小赢成大胜”,通过持续小赢的长期主义行为,用点滴的行动汇聚持续的正向反馈。
第一,要有复原能力。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有办法恢复过来,自己不会被这些东西打倒。
第二,在复原的过程中间你还要得到成长。也就是说你复原以后不能站在原地,不管是你的思维层次、能力层次,你还得继续往上走一个层次,你要从你的失败或者困难中学到东西,而不是仅仅把它战胜了,或者说是勉强爬出来。
第三,一种成长,加上获益。当我们刚开始会陷于困境的时候,可能首先我们要先恢复,我们跌倒了我们先爬起来,但爬起来之后要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反思,我到底经历了什么?从中我学到了什么?如果以后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该怎么样去处理?我们的负面情绪有时候不见得是事件本身导致的,而在于你怎么样去解释这件事。
境随心转
韧性的修炼,就是让自己从“心随境转”变到“境随心转”,不被外界的变化而过度影响自己的心态。
要客观地认识自己,觉察自己对外界、他人的意义,形成自己心理上稳定的“解释风格”,才能不让外界过度影响我们的内心,造成无意义的精神内耗。我认为这是“韧性”对个人成长的含义。
正如张晓萌在这本书中提出的韧性飞轮模型,以持续小赢为动力,以觉察、意义、连接为起点,开启个人和企业的韧性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