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301天
时间管理第166篇文章
已经坚持晚上早五的作息规律300多天了,很多人都在问,是怎坚持下来的?今天腾哥就给大家具体聊聊我掌控时间的10个习惯。
一.时间可视化
很多人在2016年12月31日,写下了无数的计划,信誓旦旦表示要在2017年大干一番,现实情况是既定计划得不到执行。
19世纪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这样说道:“特定时间段时间间隔的长度与生命总长度是成比例的。
10岁的孩子感觉一年就是他生命的十分之一——50岁的人感觉一年就是生命的五十分之一,与此同时,对人类来说,生命似乎永远都保持着一种永恒不变的长度。”
很多人会从主观意识层面告诉自己,一闪而过的时间都是不重要的。于是拖延成疾,工作效率低下。
今天距离2018年还有111天,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从我们身边流走。
我们之所以会感觉时间流逝加快,是我们的记忆回顾过去时造成的假象。我们的记忆倾向于压缩那些有很少事情发生的时间段,而拉长那些有很多事情发生的时间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生活变得单调并缺乏激情。我们所做的事情越来越少,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也越来越少。
我们的经历会逐年减少,我们的记忆也会压缩这些年份的时间,所以我们感觉时间流逝加快了。
但是潜意识中意识不到心理状态的变化,依然处于混沌的状态,所以做事没有计划和规划,沉迷于及时享受。
研究时间管理之后,腾哥的卧室里面放着一本小的日历本,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用记号笔将当日的日期划掉,这些做不仅会让我对时间有一种敬畏感,更有一种仪式感和紧迫感。
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我最近在做“减法”,因为精力严重不够,就放弃了拳击练习和理财的学习。专注于时间管理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打造。
古往今来,凡是卓有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注意把精力用在做一件事情上,专心致志,集中突破,这是他们做事卓有成效的主要原因。
在所有时间管理的原则中,最基本的一条莫过于要专心致志。那些在时间管理上有严重问题的人,大都因为他们想同时做太多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不能专注去做一件事情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就是我们缺乏“安全感”,想什么都学,总是担心落后于他人。
看到别人学英语马上报培训班,看到朋友订阅一个专栏,就破迫不及待地去付费学习。
思考过自己的接受能力吗?考虑过自己的精力是否够用吗?
没有安全感是一种典型的大城市病。大城市的人,生活压力大,高企的物价,高额的房贷,不稳定的工作状态,逐年增加的KPI。
而这种压力,会让大部分不是那么如鱼得水的人,感觉生活压力很大, 感觉生活充满了危险。最起码明天失业了,要还近万的房贷不知道怎么处理。
缺乏安全感,其实是缺乏对自己的信心和信任不足,从另外一个层面解析,就是对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储备不够自信。
只有专注于一个垂直细分领域,在自己熟悉的市场不断深耕,才能建立自己的权重,这也是掌控自己时间 基础。
三.早上写晨间日记
相信很多人写晨间日记都是看了佐藤传的《晨间日记的奇迹》这本书,我有一段时间用的是电子版的晨间日记。后来发现写的东西容易忘记,于是专门购买了一个本子来写。
1.先写当日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2.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3.起床后就开始写,逐渐养成一种行为习惯,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
4.字数要求简短。
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晨间日记更需要持续性。当你明白当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情之后,工作效率会得到提高,拖延会得到缓解。
四.包里随时放一本书
昨天去接老婆下班,遇到她们公司开会,我就坐在公司的沙发上看了两个小时的书,时间感觉过的特别的快。
时间投入的类型也分为两种:主动投入和被动投入。
被动投入就是没有专注度的投入,我们不会主动地集中注意力——例如,我们看电视时所进入的那种状态。
主动投入就是有专注度的投入,我们会主动地集中注意力,例如,我们做有挑战性而又困难的任务的时候,演奏乐器的时候,阅读,或者写故事的时候。
从心理方面来说,这两种投入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主动投入(或者专注)通常都会带来一种安乐感,并让你有充满活力、精力充沛的感觉。
然而被动投入(或者分心)总是带来相反的效果——让你无法集中注意力,没有活力,感觉精力枯竭。
阅读成了我的一种“投资”,我的包里随时随地都放着一本书。
很多人会觉得“装逼”,如果你认为这是装的话,那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层面不一样,我的关注点和你是截然不同。
你现在的各种碎片化学习,正是腾哥以前走过的弯路,沉淀之后才明白了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看书,就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一本书被压缩成30几分钟的音频和视频,真的学到了精髓了吗?能否将知识进行串联解析呢?
物欲横流的当下,读阅读才能让自己沉淀和蜕变,连阅读都做不到,还能高效管理自己的时间吗?
五.关闭微信朋友圈
我关闭朋友圈快两年了,我只发微信,不看别人对我的点赞和评论。我没有感觉到被世界所抛弃,我也没有重要到能对别人产生多大的影响。
可以说朋友圈99% 的信息对我们来说是无用的信息,刷朋友圈的时间,还不如多陪陪孩子或者看看电视台的财经新闻。
1.将你认为有价值的朋友标星在前面,每天抽固定的时间看看他们发的内容,既节约了时间,同时又减少了信息的干扰。
2.我现在白天玩手机的时间不会超过2个小时,中午12点和晚上20:00是回复重要消息的时段,真的是紧急事件别人会打电话来找你的,别把你自己想的那么重要。
3.对你价值不大的群就退了吧,不要以为加了个微信在一个群里就有了链接,如果你给不了对方价值,互动的再多也只是徒劳。
其实,在浪潮般的信息里,你在乎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其他人动态都流逝在指缝,同时流逝的还有你自己的时间。
六.和别人聊天,善于做记录
我有一个习惯,约了别人谈事情,总是会带一支钢笔和笔记本,一是为了显示我的逼格嘛,我的钢笔还是挺贵停精致的,二是让对方感受到我对他的尊重和重视。
正式聊天的时候,我会用手机自带的录音软件进行记录,同时用纸和笔写下重点内容。回到家之后,将音频和文字资料整理后,上传到印象笔记,做好标签分门别类进行存储。
这个习惯让我结交到了非常优秀的朋友,和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地点,时间,穿的什么衣服我都会做详细的记录。
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对他们的了解,同时节约了“谈话时间成本”,下次见面的时候就能顺着上次的话题继续深入交流。
七.谈话内容有时间限制
我们的线上线下活动,开会,都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比如规定会议是10点30结束,每个人需要提前把控自己的时间。
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家会提前去熟悉自己要讲的内容,逻辑关系会更加的有条理。妻子他们公司开会就是“磨磨唧唧”。
本来30分钟可以讲完的事情,由于没有时间限制,每次都是2个小时才能结束。
不仅让大家疲惫不堪,同时许多问题又没有得到解决,还浪费了时间。
八.携带纸笔,随时记下闪现的灵感和点子
苏东坡在谈到写诗的灵感时说:“作诗之急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诗人臧克家认为,诗人进入创作情景时,诗情澎湃,如钱塘怒潮。
大脑中有一条“热线”,如果把这条热线打断就不容易接起来。因此在灵感来临时必须及时捕捉,将它记录在案。
灵感的另一特点就是它的短暂性。灵感往往像电光石火,一闪而过,转瞬即逝。它是智能中的一颗流星,当人们还来不及认识它的面目,估量它的价值时,往往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些美的光线,美的色彩,美的形体和美的动态常闪现一下就隐没了,也许一去不复返,因此必须及时加以捕捉。
你当时不把他记下来你就会错过他,而再也想不起来,所以我们要随身携带纸笔,随时记下冒出的灵感和点子。
九.出门不带手机充电器
这几年养成了一个习惯,出门从来不带充电器在身上,我白天玩手机的时间很少,每天回到家都有60%左右的电量。
现在的智能手机耗电量都特别大,我们之所以不能自律,耗费在手机上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之前小米做过一个调查,成年人每天在手机花费的时间竟然高达了5.5 个小时,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从今天起,尝试不带手机充电器出门上班,也许你会慢慢改变对手机依赖。
十.每晚自我反省,寻找可以改进之处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一句很简单的话却蕴涵精深的道理。人只有不停地通过反省和自我反省,方能不迷失,方能有所提高……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中国著名的学者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
孔子认为曾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特别注重传授学业于他。
《周易》说:“谦谦君子,卑以自妆”,就是说人要反省自我。
我的做法是用“数据分析法”反思一天的行为,比如阅读花了多长时间,写作的时间,浪费的时间等。
时间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希望每位朋友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时间的效能发挥到极致。
自律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