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特别喜欢妈妈做的羊肉水饺,吃水饺的时候我总是先一个一个地吃掉包在外面的饺子皮,碗里留下一个个饱满的肉丸子,爸爸开玩笑说,你既然不爱吃馅,那给你做一碗饺子皮吃吧。我不理他,继续用嘴巴扒掉肉馅的外衣,爸爸把筷子伸到我的碗里,逗我说,既然你不爱吃,那给我吃吧。我连忙护着碗,说:就是因为我爱吃,才留到最后吃,这样吃完饭嘴里还留着我喜欢的味道。
单位每周需要两个人轮流去值班室值班,在值班时候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需要完成很多简单但是杂乱的工作,包括接听电话,发布通知,处理紧急文件,接待客人,还有很多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这项工作被我们评为“最烦人工作”,没有之一。时间久了,我发现有一位大哥每次都会主动要求值前半周,而一位大姐要求值后半周。大哥说:反正都得值班,先把最烦人的工作做完后,剩下的半周就是自己的时间了。而大姐说:刚刚过完周末,最烦人工作和“周一综合症”一起来,实在是不愿意接受,先休息两天,然后再面对吧。不过大姐话锋一转,说:不过前半周虽然工作稍微轻松点,但是总想着后半周还得面对,心也累呀。
其实,不管是先吃饺子皮后吃肉馅,还是先完成最烦人工作后轻松,都是将自我的满足感延迟了。两种食物(饺子皮和肉馅)都得吃,两种工作(烦人的和轻松的)都得干,先选择哪一个后选择哪一个不过是程序上的问题,可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和满足,调整了快乐和痛苦的次序后,快乐带给内心的冲击力就更加持久。单位的大哥总是能在后半周心无旁骛的完成本职工作,而我依旧记得吃完那顿水饺后的整个下午,嘴里都是满满的幸福和满足。
上学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特别自律。自习课上别的同学趁老师不在,总要叽叽喳喳,打打闹闹,而她总是特别认真的做作业,就算有人找她玩,她也会委婉地拒绝,我一直很佩服她的自律,并将她视为学习的榜样。我试图学习她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认真学习的精神,可是总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聊天队伍中。于是我请教她怎么培养自律意识,她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我不是自律呀,只是在学校如果我能够完成作业,回家后妈妈就允许我看喜欢的电视剧。
50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放有棉花糖。小朋友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这样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实验结果显示,只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延迟了吃棉花糖的满足感,而十多年后,研究人员再次调查后发现,成功延迟满足感的小朋友在以后的学习中比那些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朋友在学习成绩、面对压力和处理问题等方面表现更加突出。
《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斯科特·派克说过,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不能推迟满足感,过早透支微小的快乐和满足,这就是不自律的心理原因。
人们始终都要面对快乐和痛苦,如果没有痛苦,又怎么会让快乐的体验更加持久和淋漓尽致呢。拖迟满足感不过就是先体验痛苦,而让之后的快乐程度加倍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