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无数次感慨时光匆匆倏忽即逝,还是无法阻挡时间的步伐。当时间的沙漏再次翻转倒置,时针与分针再次指向重合,岁月来到了甲辰龙年腊月初六,27岁生日如期而至。
见字如面,大家好,我是蓝月妍。
从21岁开始,每年都会在这个时间写下一篇文字,一来记录这一年的故事与经历,二来跟诸位亲朋讨个生日祝福。
1
2024年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一句话:“今年的大环境真的是越来越差了,跑路的、关门的、裁员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留给普通人的路子好像越来越窄了。”
2024年被称为是“超级选举年”,美国、俄罗斯、欧盟、印度等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举行选举,国际政治不确定性增加;
疫情后经济复苏大趋势难免,但全球利率水平仍居高位,经济不确定性也在增加;新旧热点问题交叉,治理赤字愈演愈烈,全球治理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竞争的主要阵地,全球治理不确定性增加……
故而,可以看到的是,2024年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出海”,依托于海外市场的多元化、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完善出海生态的构建等确定性的条件,不断地谋求最大的利益,去寻求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而我的26岁,我的2024,也一直在寻找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2
沪上的11月天渐短,仍时不时会有台风,阴雨倒是挺勤,三五天串一次门,算起来竟没见得几天的太阳。
11月16日,从考场出来的那一刻,连日阴雨的天气,冒见了点红,好像一下子抽去了所有的力气,瘫坐在考场门口的台阶上。
“呵呵,终于还是结束了啊,就不知道结果如何了”。
天知道被这考试折磨了多久,这下算是短暂解脱了吧。苦笑一声起身慢慢向宿舍挪去。
走在路上,听鸟鸣啾啾,看凉风习习,天上云墨色浸染,地上人影子绰绰,远处操场有孩童、成人,有足球网球和篮球……
12月12日,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里,沪上的冬天终于来了,相较往年来得晚了几天;苦等多日的考试成绩却提早公布了。
许是足够的幸运,也或许足够的【坚持】,成绩合格达标。总算没有枉费这近半年的辛苦。
2024年,或者说26岁这一年,有此够了。
我们都是在前行中遇见大雪纷飞的人,我们都是风雪的过客,亦是风雪的归人。
3
【好想变成雪啊,那样就可以落在姑娘的头上了】。【然后呢?】【那就也算是共白头了。】
12月中,故乡所在的小城下雪了。听朋友说,是凌晨两三点开始下的,没有一点声息。
落在街头的屋檐,落在小巷的青石板上,落在茂密的林间,落在海上,在寂寂的原野,只是一夜间整座城市就白了头,染上了霜华,褪去了【浮躁】,留下一身的清冷。
这雪总是寂静的,悄悄的落在夜晚,落在人的梦里,有时候竟也闹不清,到底是梦里的雪浸染了这夜色,还是夜晚的雪落进了人的梦里。
佛家有语【白马入芦花,银碗里盛雪】,据说是佛家至高之境,是有无之辨,是荒诞与现实,是群像与独角。
小时候看电视剧,一直不懂为什么所有别离的场景都是在雪天,或者是雨天。后来啊,才明白,雪无声,将这一切归于寂静。
而这寂静,总能勾起剪不断的孤独与无尽的思念。白乐天诗《寄殷协律》有句云:【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尽管未亲身经历故乡2024的第一场雪,只是看朋友圈的雪,就已经是无限的思绪翻飞,回想着那年葭月腊月的别离故事。
8月底9月初的时候,雪发来消息:【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从何说起。】【那就随便说点什么吧。】我回。后来断断续续地聊了会儿闲篇,【都会好好的。】
原来曾经不确定的未来,在时间的浪潮里,我们都不再是曾经的少年少女,那段故事,还是成了确定性的【永远】。
而我们,或者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故事,【都会好的。】
4
5月,沪上的夏天刚刚来到,栀子花也还在泛着香韵,躁动的空气里已充斥着离别的荷尔蒙。
适逢上海浦江国际知识产权论坛开幕,跟几个同门一起去做志愿者,有幸同几位业界前辈有过短暂交流,对之前较少涉及的版权、商标、数据知识产权等有了些微认识。
【所有的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的沉淀,还有方法的论证加持。】
也是5月中吧,做了个产业图谱,以为比较简单的一个东西,却是整整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算完成。
初期专利分析部分是比较顺利的,搭建分析框架,搜索导出专利数据,进行分析成文,专利分析的部分很快就弄好了。
但到了产业分析的时候,一直找不到现成的数据,需要一点点的查找,而用于专利分析的框架已然行不通,又得从新搭建框架。查阅了诸多资料,也看了诸如波特五力模型等的理论,还是无从下笔。
后来任课的陈老师说,既然这样,那就从最简单的开始。既然是产业分析,那就直接用最直接的产业链分析,从这条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出发,找寻各节点的企业,分析其现状与原因,最后整合起来就好了。
也是哈,照着这个思路,一点点细分,通过各种网站搜索资源,在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后,终于还是成文了。
6月中旬,学期的最后一次课,对这产业图谱做了汇报,算是圆满。
你看哈,方法也好,时间也罢,我们都不能说是精准把控,需要随时而变、遇事而迁,这是一种不确定性的东西,但最终我们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做好这一行,就是完成这份产业分析,目标是唯一确定的东西。
所以啊,【向着这唯一确定的做】就好了啊。
5
【妍,想好要离开这里了吗?】【雏鹰是不能困于笼子里的。】
2019年我从南部某个城市离开,办公室主任问我为什么,我说不太喜欢这种【体制】的氛围,很不舒服的感觉。后来啊,尝试了很多东西,再也没有进过【体制】。
6月,因了研究生实践的原因,再次进到了市里的某单位做实习生,主要就是协助市属某项目的管理工作,任务相对比较轻松,办公室的【同事】也挺好的,朝九晚五的生活,也还算舒适。
只是应该怎么说呢?时隔四五年之久,还是没有办法做到【喜欢体制的生活】,当然也说不上讨厌。
实习半年,倒也接触了不少的东西,最大收获莫不过将某个项目从头到尾的所有事宜都走了一遍,了解了每一流程所需的材料内容,为后续找工作打了一个【定位桩】。
11月,跟市里某保险机构的经理说:【X,明年方便的话,我想去您那边试一试,学点东西您看可以吗?】
【没问题,你来提前跟我说就行。你说明天过来,我今天就能给你安排好。】
是的,工作三四年,读研一年有余,我还是摸不清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却越来越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
纵是如此,我也在坚定地向前走着,始终坚信前路自有风景,沿途自有答案。
6
《山河故人》里说:【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夏天的时候,妮子发来消息:过几天我去上海找你啊,陪我玩几天吧。
刹那的愕然,想起来有一年多不见了,就连微信聊天都已经很少打开了。想想也挺心酸,这算是我【在意】的女子吧。
和这女子的故事始于22年冬,23年春夏我离开那座城市,时间不长,却在心底留下了一抹难以抹去的印记,也在朋友圈留下了【唯一的情书】。
是的,我曾以为对那女子的感情,是【喜欢】,是【爱情】,离开后的日子里,除了初期偶尔会想起,竟再无多少交集与联系,偶而有之,也是托我帮忙或者偶然的分享欲。
后来啊,才明白,这整日的思念算不得【喜欢】,顶多是【暧昧的荷尔蒙】,或者是【倾诉的分享欲】。
想想也是,那段日子我扛着考研的压力,而她也面临着工作的不同选择与抉择,两个压力满满的人,就在某一个特殊的时候,因了偶然的交集,便成了这【艹蛋的喜欢】。
心理学上有两个概念:【单纯接触效应】和【社会分享理论】,前者是说随着两个人接触的时间和频率越多,两个人之间的好感度也会上升,后者是说两个人分享话题的深度会决定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啊,后来的后来,我也终于明白,那只是某种程度的好感罢了。
【好啊,你来的时候跟我说一下吧。】
当然,事情的最后,她也没来,我在问了一次之后再也没提。
11月12月,高少跟猫儿发来消息,说在【等妍结婚的消息】,回复的意思都是【有得等了】。
到底在等什么呢?或许在等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或许在等一个【缘】字,也或许是在等【时间】。
更或者,是在等一个【来自未来的好消息】。
嗯对,我在等【来自未来的好消息】,在等【未来的我自己】,在等【人生更高处的风景】。
之于【爱情】,我说【我做好了闪婚的打算,也做好了孤独终老的准备。】
7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成绩也好,名次也好,别人如何评论也好,都不过是次要的问题。对于我这样的跑者,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力的我都尽了,非得忍耐的,我都忍耐了。】
与去年不同,今年好多朋友都说我是一个【励志】的人,看我的朋友圈听我的故事很是治愈,就好像在我这里永远不会有过不去的关隘,永远是最初的那个自己。
我不是一个【跑者】,或者说我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跑者】,却始终向着我想要做的、想要成为的【唯一确定性】的终点,一路奔跑,一路前进;
我也从不是一个【励志治愈】的人,只是很清楚怨天尤人、悲天悯人从来都无法对抗【世界的不确定性】,只会不断消耗你的能量。
而我,永远是一本书、一支笔、一盏茶、一朵花,足以慰我平生。
【在有限的生命中,让自己更为有效地燃烧,哪怕只有一丁点,便是跑步的本质,也是人生的隐喻。】
8
最后引用马方老师的《人间良方》一句话做结吧:
【要谦卑,因为肉体生于尘土;要高贵,因为灵魂源自星辰。】
27岁,愿家人平安、岁月静好、天真依然;也愿往后余生不负流年、不负自己;亦愿能笑能闹能随性,敢爱敢恨敢追逐。
祝自己生日快乐。
我们终将长成,我们终将【人生更高处见】。
蓝月妍于牟汶河
甲辰龙年腊月初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