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生悲剧,不是没有实现目标,而是没有目标可实现。一个独立自由的人,最终是要成为他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那些有明确人生目标的人是幸运的。
短跑运动员的目标,应该就是跑得最快成为世界冠军,打破记录。足球运动员、篮球运动员,其他所有运动员也都应该是一样的目标--成为自己领域的冠军吧;作为老师,就不断精进自己的学识与教学,追求桃李满天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一名战士,就一直努力,争取做到将军;做了公务员,那就以国家主席为目标,能做多大官就做多大。
我曾经一直觉得,他们这些人应该庆幸自己的人生方向是那么显而易见。不用绞尽脑汁想自己人生目标是什么,只管努力拼搏就行了。最后发现,其实也不是我发现,事实就明显摆在那里: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去选择这种目标明确的人生呢?为什么选择了那些行业的人并非都笃定和快乐呢。
当我们年轻时,人生充满了可能性。那么多的可选目标,令我们眼花缭乱,也让我们很容易挑三拣四。然而人生时间有限,很多时候,正确的人生策略应该是选择不做什么。以此,确保自己的人生目标得以明晰和实现。
自己的人生目标,一定是要自己去定义的。目标的笃定定义与追求,要经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心理历程。所谓的人生目标显而易见,亲朋好友的好心推荐,这都是外在的定义。当自己还没有太多想法时,这些外在的定义,只能帮自己度过“看山是山”的历程。
初步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义,接着就去尝试。然后历经怀疑或动摇或沮丧,感觉实际的事实和所想的目标似乎并不一致。或许暂停追寻,或许放弃,或许继续坚持下去。看过更多风景,明白了更多道理。再把目标定义得更加坚定和清晰,最终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正真目标。
有了真正的目标,就要去行动努力、就要去全力以赴。所有的目标和梦想都不是靠“万一”实现的。
虽然定下的目标,的确存在实现的可能性。但若没有具体的长期准备和计划,小概率的事情是不会在自己人生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发生的。如果发生了,只能说是上帝的决定,那是上帝的目标实现了。
只有长期的绝对努力了,才能去想万一是可以实现目标的,以此来鼓舞自己继续努力。每一次的努力都会让自己向目标更靠近一步。
对于实现目标,绝对的专注努力实属必要。既然有十足信心一定能够实现目标,因而除努力之外,还需要想象一下万一实现了目标,自己还会想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王尔德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你想要,另一个是得到了你想要的。对于有能力追求目标的人,我们需要的警惕后者。有时我们总是在想,等实现了某某目标之后,就可以怎么怎么样了。很大可能的事实是,你实现了目标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想怎么怎么样。
等有了条件,就休闲看书,感悟人生。等有了钱,就旅行远游,体验生活。等有奋斗好了,就开心快乐,保持微笑...如果现在的你,没有在阅读、感悟、体验、愉悦,就算实现了目标,你也一定不会成为那个样子。这时最怕的就是万一实现了原定的目标。如果没有实现目标,这种心态之下,至少你还会努力和保持期待。
人生是要有目标的。无论实现目标与否,都保持努力,保持精进,保持快乐,不要等待,保持原本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