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勒索》 苏珊·福沃德 唐娜·弗雷泽

【柒拾】


◆ 我要向各位读者保证:一段亲密关系中有情感勒索的要素存在,并不代表这段关系已经被判定为失败,而是表示我们需要更诚实地面对并改正这种造成自身痛苦的行为模式,让所有的亲密关系都能回归更稳固的基础。


◆ 这些“情感勒索者”了解我们十分珍惜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我们的弱点,更知道我们心底深处的一些秘密。不论他们多关心我们,一旦无法达成某些目的,他们就会利用这层亲密关系迫使我们让步。


◆ 在这里,我用“迷雾”(FOG)这个词来表示情感勒索行为造成的迷惑状态,也用来说明其作为一种手段的作用。这个词其实是由三个不同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恐惧(Fear)、责任(Obligation)及罪恶感(Guilt),这些要素也是勒索者为达到其目标而采用的工具。


• 如果你不照着做,他们便威胁要让你日子难过。

• 如果你不顺从,他们便威胁要断绝往来。

• 如果不照着他们的意思去做,他们会直接告诉你或暗示你,他们觉得被忽视了,感到沮丧或深受伤害。

• 不论你付出多少,他们总是要求更多。

• 他们通常都假设你一定会让步。

• 常常漠视或看轻你的感受和需求。

• 对你做了许多承诺,却常食言而肥。

• 当你不让步时,他们就会说你是自私、邪恶、贪婪、没心肝

• 当你承诺要让步时,不管你说什么他们都会答应。如果你绝不退让,他们就马上翻脸。

• 将金钱当作逼你让步的利器。

只要以上任何一项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已经受到情感勒索的折磨了。但我保证,还是有很多办法能马上改善你的处境和感受的。


◆ 我还会分析“恐惧”——恐惧失去,恐惧改变,恐惧遭到拒绝,恐惧无法掌控——何以成为所有勒索者的一项共通特质。对某些勒索者来说,这些恐惧是因为长期感到忧虑及某些资源的匮乏。也有一些人是因为丧失了安全感及自信心,为了抵御不确定感和压力的侵蚀,才催生了这样的产物。我之后会解释在恐惧逐渐进驻他们的生活时,勒索恐吓的念头日渐浮出的过程。如失恋、失业、离婚、退休及生病等突发事件,都能轻易地将你的至亲好友变成一名情感勒索者。这些使用情感勒索手段的亲友,很少是存心要勒索我们的,他们只不过想借此寻求安全感及掌控权。不论外表看起来多有自信,他们内心其实是非常焦虑的。


◆ 很多使用情感勒索手段的人,都是我们想维持和加强感情联系的朋友、同事甚至是家人。我们愿意与他们共享生命中的美好时刻,也愿意与他们共创亲密关系,甚至可能还自以为我们关系良好。但这美丽的想象,却往往会被情感勒索者打破。重要的是,不要让情感勒索的习惯困住我们和我们周围的朋友。


◆ 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也将引导你们明确在与情感勒索者较量时,如何安然应付一些有关伦理、道德及心理方面的重要问题,如:

• 怎样才算自私?何时我才能忠于自己的欲求及渴望?

• 我该让步多少才不会感到悔恨和沮丧?

• 如果我屈服于情感勒索者,是否违背了自我?


◆ 声明原则的权利 我们谈到情感勒索时,自然会提到冲突、力量和权利。当一方提出要求,另一方却不答应时,该怎么办?一方施加的压力,什么时候才算过火?我们如今强调的表达自我感受和声明原则的行为,其实与情感勒索之间存在一个模糊地带。要谨记,不要把每一次冲突或激烈争论,尤其是针对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原则性声明,都当成情感勒索。


◆ 如果对方真想以公平、互惠的方式解决冲突,他们会有以下行动。

• 开诚布公地讨论彼此的冲突点

• 知道你的感受和考虑

• 找出你不答应他们要求的原因

• 不推卸自己在造成冲突过程中的责任


◆ 如果对方的目标是要迫使你屈服,他们会有以下行为。

• 试图掌控你

• 不理会你的抗议

• 坚持他们在性格及动机上绝对优于你

• 对于你们之间真正的问题采取逃避态度


◆ 只要一遇到困难,依赖性强的人就很容易投入一段亲密关系中。而且只要另一半想放下他们去参加别的活动,他们就会慌了手脚。他们会感受到被遗弃的恐惧与遭拒的忧虑,但不会直接表现出来,反而会隐藏这股感受。毕竟,他们都知道自己是成人了,“不应该”太依赖别人,也“不应该”像个被吓坏的小孩。


“如果你真的爱我……”

“别离开我,不然我会……”

“你是唯一能帮我的人……”

“我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只要你……”


◆ 属于“施暴者”的人,总是清楚地让我们知道他们有什么需求,并告诉我们忤逆他们的后果。这种人可能会直接提出要求,也可能不管遇到什么事都闷不吭声,但绝对都会将怒气直接发泄在我们身上。第二种“自虐者”会将所有威胁内化,强调如果不让步,他们会对自己做出某些举动。而“悲情者”则在强扣罪名和使别人产生罪恶感这方面颇具技巧。我们可以了解他们要的到底是什么,也会在他们的“引导”下了解,他们的愿望能否实现就全靠我们了。第四种“引诱者”则会给我们一连串的测试,如果我们能让步,他们自然少不了给我们一些甜头。


◆ 消极施暴者从不用言语表达感受。到目前为止,最令人无法招架的情感勒索者就是这种人了,因为他们从不说出自己的感觉。


◆ 通常我们越要求闷不吭声的人说些话,他们就越会抗拒,因为他们害怕面对我们,以及自己的愤怒。


◆ 沉默型的施暴者会退进一座无法穿透的堡垒,一点也不在乎我们所受到的影响。


◆ 很明显,一旦展开情感勒索之后,施暴者被强烈的自我需求蒙蔽,似乎对别人的感受视而不见,也不会彻底反省自己的行为;他们相信自己已经做了最正确的抉择,而且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


◆ 歇斯底里、充满被害妄想的人格特质,可说是自虐者的基本特征(当然,对他们而言,你更是火上浇油的因素之一)。他们常极度渴望依赖,常会黏着身边的人,而让他们主宰自己的生活是很麻烦的。他们一旦转而使用情感勒索的手段,就会把之前所有惹麻烦的举动全归咎于你。归根结底,自虐型的人就是有办法让对方觉得“我应该为所有的事负责”。施暴者会把亲密伙伴全当成幼稚的小孩来对待,自虐者则会把对方视作成年人,而把自己当成小孩。当自虐型的人哭闹时,我们必须去哄他们;当他们沮丧的时候,我们就要付出关心,并帮他们解决所有的不愉快。我们还得负责将他们从无助的深渊中救起,好好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


◆ 通常,悲情型的人自认为是受害者,努力改善关系的责任不在他们,他们当然更不必开口表达自我的需求。


◆ 一首蓝调歌曲的歌词特别适合这种人:“如果不是因为太衰,我也不至于没有一丝好运。”


◆ 引诱者不会免费赠送任何东西,所有包装得漂漂亮亮的礼物后面都牵着一条绳子。你想得到这些东西,就得耐心跟着他们的指示做。


◆ 不论是白蚁还是飓风,都可能毁掉一座房子。


恐惧感、责任感与罪恶感


◆ 事实上,情感勒索最令人难受的一点就是,它毁灭了我们之间的信任,让我们无法表达出真实的自己,只能与勒索者建立一种浮于表面的关系。


◆ 他们害怕自己一生起气来,就会失去控制,伤害别人或者自己。只要听到别人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点愤怒,我们就会开始害怕被拒绝、被反对或是被抛弃,甚至联想到暴力或伤害。


◆ 在踏入成年生活后,每个人都会被一些规则和价值约束。要对别人尽些什么责任?在职责、顺从、忠诚、利他主义、自我牺牲的原则下,我们又要遵循何种行为规范?关于这些规则,我们脑中有各种观念。我们以为这些观念完全是我们自己的,事实上却受到父母、宗教背景、社会既定规范、媒体和亲朋好友的种种影响。


◆ 这种“欲加之罪”导致的罪恶感对界定和修正错误行为毫无帮助,反而成了情感勒索者布下迷雾的主要武器,其中充斥着责备、控诉以及自我惩罚。简单说来,欲加之罪的制造过程如下。①我做了某事。②对方心情沮丧。③不管那是不是我造成的,我都愿意负全责。④我觉得有罪恶感。⑤我愿意做任何事来弥补,只要能让我感觉好点儿。更具体的行动步骤如下。①我告诉朋友今晚不能和她一起去看电影。②朋友心情不好。③ 我觉得很抱歉,而且深信朋友一定是因为我出尔反尔才会不高兴。我觉得自己真是个坏人。④ 我最后还是取消了原先的计划,陪朋友一起去看电影了。她的心情变得好些,我也不那么自责了。


◆ 既然我们拥有的罪恶感机制会让我们扪心自问“我是否伤害了别人”,那么大部分的人自然会在被直接指控伤害了某人的情况下产生罪恶感,而没有考虑我们是否真做了伤害对方的事。有时候,在发现指控与事实不符时,这样的罪恶感不会出现;但在多数的状况下,我们会先道歉,之后才会去仔细检讨情感勒索者的这番指控——如果我们还记得这样做的话。


• 我现在心情很糟(这都是你的错)。

• 我得了重感冒(这都是你的错)。

• 我喝了太多酒(这都是你的错)。

• 我今天工作很不顺利(这都是你的错)。

看到这样一张清单时,你也许会觉得有些可笑——如果这些抱怨影响不到我们还好,但我们常常会无法判断这些令人困惑的信息是真是假,尤其当对方是你关心的人时,你更会觉得他心情不好的确都是你的错。这样一来,情感勒索者就乐得不跟我们解释清楚,因为我们都会默默承担,而且还觉得自己充满罪恶感。这时,只有让情感勒索者顺心如愿,我们才能释怀。


◆ 只要让情感勒索者抓住你的把柄,时间就不重要了。即使目前一切太平,他们还是能从过去的事情中找到素材。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件引发你罪恶感的事,也不会认为你的弥补已经够了,无论你以前做了什么,情感勒索者都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提起——旧事重提对他们来说,根本是家常便饭。


◆ 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史蒂芬妮重获安全感,她完全不告诉我该怎么办,但也不会放过我。既然我让她不好过,她就要让我承受同等甚至更多的折磨。天啊!就算罪犯也有出狱的一天,我却永远没办法获得假释!


◆ 因此,罪恶感就像情感勒索者手中的中子弹,一段亲密关系如果遭到这种打击,即使表面看来依旧坚固,但其中的互信与亲密感已逐渐流失,关系已经名存实亡。


◆ 我们如果让迷雾操纵了我们的生活,将很难得到情绪上的平静。这种手法会瓦解我们的洞察力,扭曲我们的个人生活经历,钝化我们对周遭事物的感知能力。迷雾会越过我们正常的思考过程,直接激发我们内心的情绪反应。我们被突如其来地击倒,却还不知道是什么打中了我们。于是,情感勒索者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 简单来说,坏人是我们,他们则是无辜的。从政治学观点看,这种通过好坏分类看待问题的方法被称为“二分法”,而情感勒索者就是二分法的专家。他们会粉饰自己的人格特质及行为动机,让这些行为看起来十分高尚;至于我们的行为,则会频频遭到质疑,在他们眼中甚至显得污秽不堪。


◆ 当二分法开始运作,我们就会对是非产生怀疑,让我们质疑自己对我们和勒索者之间关系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后来之所以会让步,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的朋友、爱人、上司或家人应该都是处事正确、心地善良的人,而不是刻薄、冷酷或手段强硬的人。我们想信任别人,而不想承认他们只想给我们贴上令我们感到羞耻的标签,以此来控制我们的思考与生活。


◆ 很多情感勒索者除了对受害者的观察力抱持怀疑态度外,还会挑战我们的人格、动机及价值观,以此向我们施加压力。这种手段在一般的家庭纠纷中最容易出现,尤其在父母想要控制成年子女时更为明显——这个时候,所谓的爱和尊敬就被等同于完全的顺从,情感勒索者如果发现事与愿违,会认为受害者背叛了自己。情感勒索者万变不离其宗的套路就是声称“你这样做就是为了伤害我,你一点也不关心我的感受”。


◆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病态化通常的起因是欲望无法得到平衡。一方开始要求较多——更多的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承诺——却无法达成时,他们就会开始质疑我们爱人的能力,以此来进行索取。很多人会为了证明自己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价值而做出牺牲,他们相信一点:如果有人爱我,我就得回报同等的爱,不然就是我有问题。


◆ 都忽略了一件事实:无法像对方爱你那样爱他们并不是你的错。


◆ 我们过去与情感勒索者所共享的秘密、恐惧与难以启齿之事,现在都成了他们唾手可得的武器的一部分;我们在亲密时刻向他们坦白的一些痛苦往事,如离婚、争夺小孩监护权或堕胎等,也都成了指控我们性情变化不定的罪证。


◆ 他们不会直截了当地说“你不行”,但是,他们会用一个姿势、一种刻薄或批判性的语气或是收紧的下颌明确地告诉你,你确实不行,你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 这样的权威人士会高傲地表示,没有人能对他们提出质疑。他们告诉我们,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我们好,如果我们表示抗拒,只会证明我们固执、无知和性情反复无常罢了。他们是专家,即使他们伤害了我们对自己最深刻的认知,我们也不能对他们的建议或解读提出任何质疑。


◆ 很多家庭都会有一些难言的家丑,比如虐待孩子、酗酒、精神疾病或自杀事件,家中成员都会很有默契地绝口不提。一旦有人打破依靠否认和保密维持家庭稳定的潜规则,坚持要把这些事摊在阳光下,家庭成员的一种典型反应便是给这种胆敢讨论自己讳莫如深的家族秘史的人贴上“疯子”“不可饶恕”或“破坏者”的标签。


◆ 病态化行为会在我们最难抵抗的领域内发生。我们中大部分人可以轻易地应付对自身能力和成就的批评,因为我们周围的环境里充满了衡量这些因素的硬指标。但是,当一位情感勒索者指出我们好像“不太正常”时,我们则会认为这是一种理性的评判。我们都不可能完全客观地了解自我,很多人都惧怕自己内心的黑暗。勒索者们正是利用了我们这种恐惧。


◆ 情感勒索者最后便会深信,唯有使出强硬手段,才会有人重视他们的需求。这种认知是所有情感勒索者的共同特征。


◆ 情感勒索者在面对近期出现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时,也会表现出对挫折的低忍受度,尤其是在分居或离婚、失业、生病或退休等会对其个人价值产生冲击的情况下,情感勒索行为的发生率会暴增。大部分时候,勒索者甚至不会察觉内心这股被激发出的恐惧感,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可以采取的手段上。


◆ 但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那些受到细心呵护和过度保护的天之骄子往往没有机会建立对自己有能力应对失落感的信心。因此,一旦感到一丝失去的前兆,他们就只会惊惶失措,自动拿起情感勒索的武器。


◆ 只要我们没办法满足情感勒索者的需求,他们就会像一部压路机一样,目不斜视、毫不留情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如此罔顾我们的感受,让人很难把这样的关系称作“爱”。


◆ 或许就像许多男人一样,他羞于承认自己的需求与恐惧


◆ 我只相信眼前,努力把握当下。我深深植根于现在,抓住现在的每一个机会。


◆ 情感勒索者经常通过一些小技巧取得优势,却对双方关系造成了不可弥补的裂痕。短暂占上风似乎会让情感勒索者觉得自己离胜利不远——他们看不到长远后果。大部分情感勒索者的行为都建立在一种“我想要什么就得获得什么,什么时候要你都得给我”的心态上,他们就像小孩一样,无法预料自己行为的后果,也压根不会考虑目标的妥协对他们本身又有什么影响。


◆ 情感勒索者急于抓住自己的所有物,因此失去了看清自己行为后果的逻辑和洞察力。他们置身于自己设下的迷雾中,无法察觉他们对他人的虐待其实是在将对方推远。对他们来说,当务之急就是驱散害怕遭到遗弃的恐惧感,他们不管这种轻松会有什么代价。


◆ 施暴者不会认为自己在虐待他人,反而会把自己的举动解读为维持秩序、保护财产、做“该做的事”或是警告我们他们可不会被随便摆布。他们自认为能力强大,掌握了主动权,就算真做了什么伤害我们的事,也管不了那么多。反正结果对,过程就不重要了。


◆ 除此之外,施暴者还会把自己看成受害者——事实上,越极端的情感勒索者就越会歪曲事实。他们极端的敏感和自我中心会将主观感受到的“伤害”无限放大,帮助他们将我们视为刻意要打击他们的“施虐者”,从而让他们的反击合理化。


◆ 我们如果不把某件事说出来,可能就会将其付诸行动了,这是个真理。如果施暴者能够稍微花点时间自省,就可能会对在自己心底发现的恐惧和脆弱而感到震惊。那些爱发脾气、喜欢惩罚别人的人心中其实充满恐惧,但他们却鲜少面对问题或想办法消弭恐惧感,相反,他们感到挫败时,就会把气出在别人身上,这真是人类行为的一个有趣的悖论。他们这种行为自然会造成许多不快,让周围的人最后都选择离开,这会让他们原先最害怕的事真的发生。


◆ 面对失去年轻爱人的危机,眼见威胁手法无法奏效之时,查尔斯做出了能让他减轻痛苦的举动——贬低雪莉的个人价值。如果能让雪莉变得不具吸引力,对他不再那么珍贵的话,他失去的就不是多贵重的东西,失落感就可以大大减轻。不管怎么说,已经损坏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丢掉的。另外,他也可以通过对她的工作能力的质疑来合理化自己炒掉她的行为。这种双重的贬低手法,无疑也是双重的惩罚手段。


◆ 对气急败坏的情感勒索者来说,贬低对方是常用的招数之一,因为这不但可以减轻面对冲突时的痛楚,还能减轻失落感。但是情感勒索者一旦用上了这招,就等于传递了一个矛盾的信息:“虽然你不够好,但我愿意用一切努力来留住你。”这再次突显了他们的绝望。


◆ 利用孩子做武器可以说是情感勒索中历史最悠久也最残酷的方法之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最高的。这种手法的效果最好,是因为涉及的情感最强烈。它会把曾经最亲密的人禁锢在一场可怕的战争中,双方都是输家。


◆ 想逃离情感勒索者的心理攻势,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一个事实:虽然所有的情感勒索看来都由你而起,但绝大部分情况下却跟你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相反,这些举动都来自情感勒索者不安定的内心,是情感勒索者为了寻求安全感而做出的。


◆ 这当然不是说造成情感勒索的过程中,我们完全没有责任,毕竟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


◆ 请记住,当我谈到“主动参与”时,并不是在暗示是你诱发或造成了这样的事件,而是你允许这样的事发生了。或许你根本没意识到某人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你可能只是在尽一名好太太、好员工或是孝顺儿女应尽的职责,你不加质疑地对另一方的要求照单全收,只是因为这是社会为你制定的行为规范。


◆ 面对情感勒索者对你施加压力时,你是否:

• 对自己屈服于他们的要求而感到生气?

• 常常有挫败感,心怀怨恨?

• 如果不答应别人的要求就会有罪恶感,觉得自己是个坏人?

• 担心如果自己不让步,会损害与对方的关系?

• 即使有别人可以帮忙,但你总是大家唯一的求助对象?

• 相信自己对别人的责任,比对自己的责任更重要?

只要以上问题的答案有一个肯定的,你面对压力的方式就会为情感勒索塑造出一种完美的环境。


• 过度需要他人认可

• 过分害怕他人生气

• 不计代价维持和平

• 容易为他人负过多责任

• 频繁质疑自我

以上特质如果适度,基本上都没有坏处。事实上,如果这些特质没有走到极端的话,其中有些甚至是积极、受到推崇的。然而,一旦它们开始控制我们,和我们智慧、自信、坚定、思维缜密的部分冲突时,就会使我们变得易受他人控制。


◆ 当这些和平主义者的观念僵化到认为什么事都没有吵架糟糕时,他们这种在剑拔弩张的情境下寻求冷静和理智的愿望可能会产生问题。因为这会使得他们害怕和别人发生争执,即使对象是朋友,他们也害怕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他们说服自己,退让只是暂时的委曲求全,结果好才是真的好。


◆ 我们变化多端的社会喜欢那些能控制脾气的人。


◆ 一旦她平复他人愤怒的策略失败,她自己的愤怒与挫败感便会跟着释放出来,危机迅速酝酿。


◆ 我鼓励人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但很多人却认为自己必须为自己和他人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负责,即使他们和这些问题一点关系也没有。


◆ 有“阿特拉斯综合征”的人,总是深信他们必须独自解决所有问题,并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就像希腊神话中反抗宙斯失败而受到惩罚的阿特拉斯一样,他们将全世界扛在肩上,要求自己对其他所有人的感觉和行动负责,希望为过去或未来的过失赎罪。


◆ 但是“责任”和“责难”常一并出现,很难划清界限


◆ 怜悯和同情会激发人的善良本性,甚至会让人做出高尚的行为,因此对缺乏同情心的人,我们也经常持鄙弃态度。


◆ 我们被他人的情绪需求困住了,失去了理性看待问题、寻求最佳解决途径的能力。


◆ 当我们身边就有存在生理或情绪需求的亲人或其他重要的人,我们便会对那些小线索相当敏感,无论是眼皮的跳动、轻声叹气还是语调的变化,对我们而言都深具意义。


◆ 毕竟我们是同事,不是主仆,谁规定当老板的一定要抛弃人性?


◆ 我们知道自己看到和体验了什么,但经常不信任它们,而且会削弱自己的想法、感觉和判断对行为的指导力,反而依赖他人的意见来为自己做决定。


◆ 你坚持自我认知,或发现忽视了自己的判断的过程


◆ 我们看到的各种行为模式都是我们刻意选择的、确保自身安全的生存机制,但问题是,大多数的观念早已过时,而我们也从未停下来对其进行审视或更新。如果这些行为模式能与其他行为保持平衡,不会长期作用,你在情感勒索者眼中就没有那么强的吸引力了。避免冲突,保持和平,甚至有一些自我怀疑,都不会伤害你,只要别让这些情绪成为你不想面对自己真实感受时的挡箭牌。就算你不喜欢冲突,在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时不妥协,这种做法也没问题。但如果你一直让这些特质掌控你行动的方向,你就会掉入情感勒索的漩涡。


◆ 当你面对情感勒索者施加的压力时,你会不会:• 道歉• 试图跟对方讲道理• 争吵• 哭泣• 哀求• 改变或取消重要计划或约会• 提出让步,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投降


◆ 你是否认为下面的做法很困难或无法实现?• 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正视事实• 申明自己的原则• 让情感勒索者知道他们的行为是你不能接受的


◆ 情感勒索的受害者都会发现,对情感勒索而言,一开始的情况预示着未来的发展。今日之因会造成明日之果。


◆ 自我勒索虽然本章的标题强调了情感勒索双方的配合,但有时情感勒索确实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我们一个人也可以轻松地建立情感勒索所需的各种要素,从要求和抵抗到施压和威胁,我们都可以一人分饰两角:勒索者和被害者。在极度恐惧他人的负面情绪,并忍不住展开多余的想象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向他人提出要求,对方可能会反对、退缩或生气,我们太想保护自己,只要觉得别人有一点可能拒绝我们,我们都不会有勇气开口。


◆ 所谓的“情感勒索”也许不会威胁我们的生命,但会夺走我们非常珍贵的一项资产——自我完整性(integrity)。自我完整性反映着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感,是我们用以辨别是非的中枢。


• 我坚守自己的立场。

• 我不让恐惧主宰生活。

• 我敢跟伤害我的人据理力争。

• 我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不会让他人插手。

• 我信守对自己的承诺。

• 我会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 我不会背叛他人。

• 我说实话。

以上是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做出的有力声明。如果它们可以反映我们的真实生活,它们则给了我们一个平衡点,让我们不至于被持续不断的压力推离生活的中心。


◆ 如果只是在一些小事上让步,你大可不必如此严厉地批判自己。大部分人都了解,低头做出妥协是常有的事,而且即使因为压力而不得不退让,大多时候也都无关紧要。但是,如果你掉入了不断妥协的模式,甚至答应对自己有害的要求,则会损害你的自我认知。就算要让步也该有所谓的底线,超过这个底线,就违反了你的原则及信仰。


◆ 尊重与保护自我完整性并不容易。情感勒索者会用混乱和吵闹的手段让我们顾不上自己内心的原则,让我们无法看清自己真正的需求,只有在又一次妥协后才会醒悟。


◆ 要让自己接受原先无法接受的行为或观念,需要对生理和心理做出极大的调适。自我完整性与情感勒索导致的压力之间展开了战争,而且免不了有损失与伤亡。


◆ 无论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我们感到多么困惑、自我怀疑和无所适从,我们都不可能完全压抑自己内心的声音,它会告诉我们真相。这个声音不一定好听,我们也常把它抛到意识之外,对其置之不理。但只要我们愿意倾听,它就能引导我们获得智慧、健康与真理。就是它,守护着我们的自我完整性。


◆ 因此,你为了让情感勒索者高兴,每放弃一堂想上的课、一件感兴趣的事,或取消和你关心的人的约会,都相当于放弃了自我中重要的一部分,削弱了你的自我完整性。


◆ 情绪低落可能会导致头痛、肌肉痉挛、肠胃问题、呼吸系统失调及其他疾病。我相信,随着情感勒索而来的压力和紧张,在其他宣泄出口被堵塞或关闭的情况下,将会通过生理病症显现出来。


◆ 情感勒索让任何亲密关系都不再安全可靠。我所谓的“安全”,指的是善意及信任——这两个要素让我们可以无顾忌地向别人展露内心,因为我们知道对方会对我们表示关爱。如果这些要素,剩下的只是一段浮于表面的关系,缺乏情绪上的坦诚,我们便无法在对方面前表现真实的自己。


• 不再与情感勒索者分享一些愚蠢或丢脸的事,因为他们可能会嘲笑我们。

• 不谈自己的一些悲伤、恐惧或是不安的感受,因为情感勒索者可能会以此要挟我们遂其所愿。

• 不谈愿望、梦想、计划、目标或是幻想,因为情感勒索者可能会给我们泼冷水,或以此为证据,指责我们有多自私。

• 不谈不愉快的生活体验或是艰苦的童年,不让情感勒索者有借口指责我们喜怒无常或有心理缺陷。

• 不透露出自己正在寻求改变、完善自我的事实,因为情感勒索者希望维持现状。


◆ 情感勒索中最奇特的悖论就是,情感勒索者越加强对我们的精力、注意力或是情感的索取,我们就越无法对他们付出。我们常常连最微小的爱意都不愿释放,就是不想被情感勒索者误读为我们愿意在他们的压力下屈服的信号,所以我们成了吝于付出情感的小气鬼,不想一再满足情感勒索者的希望和幻想。


◆ 当一段关系已不再稳固、亲密时,我们就会开始以各种方式粉饰太平。我们不高兴,却假装自己很快乐;我们觉得情况不好,却谎称一切都好;即使很兴奋,我们也会压抑自己的情绪;我们会假装爱着那些压迫我们的人,即使我们爱的那个人早已消失。于是,以前的关怀与亲密之舞变成了一场假面舞会,让双方越来越多地隐藏起最真实的自我。


◆ 一个男人在路上开车,忽然看见有个女人蹲在路旁的街灯下,他想她一定遇上麻烦了,所以停下了车。“发生了什么?”男人问,“你看起来需要帮忙。”“谢谢你,”女人回答,“我在找我的钥匙。”男人帮忙找了一会儿后问:“你知道钥匙掉在哪里吗?”“知道啊,”她回答,“我把它掉在两公里外了。”男人不解地问:“那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找?”女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我比较熟,而且灯也比较亮啊!”


◆ 过去面对情感勒索时,你都在以一种惯性的、可预测的方式做出回应。你曾经与对方争论过,试图解释自己的立场,也曾主动或被动地做出反抗,只不过最后总是以你放弃告终。


◆ 要对自己有耐心,而且要坚持下去。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的自尊和自我完整性已被破坏殆尽,永远无法重新建立。但是,我希望你用“错置”而不是“消失”这个词来描述它们,以全新的行为模式来找回自我。


◆ 从下一周开始,我希望你每天能空出一段私人时间,使用三项非常简单的工具:一份约定、一个有力的声明和一系列自我肯定的话。


◆ 有力的声明:我受得了。


◆ 我和自己的约定我_______(姓名)是一个有选择权的成年人。我向自己承诺,要积极地将情感勒索赶出我的人际关系与生活。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承诺以下内容:我承诺,不再让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左右我的决定。我承诺,要学习本书的策略,并在生活中实践。我承诺,如果我退步、失败或重蹈覆辙,也不会拿任何失误作为逃避的借口。如果把失败当作一种学习方式,失败就不算是失败了。我承诺,在将情感勒索赶出生活的过程中,要好好照顾自己。我承诺,要认识到自己采取的正确步骤,不论它们有多微不足道。承诺人:日期:


◆ 我们常常对自己说出这些话。• 伤害他的感情,我受不了。• 她对我说那些话,我受不了。• 罪恶感让我受不了。• 焦虑感让我受不了。• 她一哭我就受不了。• 他一发火我就受不了。一旦你打心底相信自己真的受不了——不论是情感勒索者的眼泪、脸红脖子粗的怒吼还是强调你欠他们多少情的“温柔”提醒——你都只能听其摆布,别无他法。


◆ • 把“我会告诉自己,我的想法是错的”改为“我要得到我想要的,即使会激怒情感勒索者也在所不惜”。• 把“我会告诉自己,就是现在妥协一下而已,之后我会强硬起来的”改为“我会坚持我的立场,而且现在就会表达我的意见”。• 把“我会取悦别人,却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改为“我和别人一样,做的事是为了让自己开心,我也很清楚我要的是什么”。你也可以把自己的习惯性做法变成过去式,说“我过去曾经……,但我现在不会这么做了”。例如:“我过去告诉自己,我不该渴望某些东西,但现在我不这么想了。”


◆ 缩写为SOS的这三个简单的步骤: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和制定策略(strategize)。


◆ 不论情感勒索者的要求是什么,你可以先用下面几句话回应对方:• 我现在不能给你任何答案,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 这件事非同小可,我不能轻易下决定,让我想一想。• 我不想现在就做决定。• 我不太确定我对你的要求有什么看法,我们稍后再谈好吗?


◆ 情感勒索者可能会因为你要多花时间考虑而心怀怨恨,可能会以生气或其他方式对你施加压力。但反复向对方强调你需要时间,足够让对方明白你的认真态度。


◆ 你可以这么说:• 这不是一场权力斗争。• 我并不打算控制你。• 我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去思考你的要求。


坏习惯会让人感觉舒服,这种舒适感是有诱惑性的,等你发现它们的不良后果,已经来不及了。拖延话术一开始或许不太容易,但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会感到越来越简单。


◆ 内心浮现的那股不安是我们改变进程中最大的阻碍之一,而我们通常也会将其视为一场火灾,必须及时扑灭,根本没学会忍耐它,而它其实只是改变带来的阵痛而已。我们会抗拒它,消灭它,不给它留任何空间,但这样做的同时,我们也清除了一些对我们的生活而言最有效的选择。我们中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深入审视这种不适感,只是盲目地对它做出反应,误读了它的含义,而没有停下来问问它究竟向我们传达了什么信息。


◆ 你可以试着对某样物体说话,如果你更喜欢写信,也可以把感想写给你的不安,并以它的口吻回信。有些人还喜欢编写一段对话,先向不安发话,然后对它提出问题,接着让它回答。


◆ 这项练习的要点是要你将不安释放出来,正视这股感受,并学习控制它的方法。当你勇于面对它的存在时,就会发现它的力量已经迅速萎缩,威胁性也变小了,比你刻意逃避时容易应付多了。


◆ 如果你身陷两个人的冲突中,或是有第三方想对你施行情感勒索的手段以帮他人获得利益,不妨试试另一种“什么都不做”的策略:抽身走人。


◆ 你只要回答你还没决定,时候到了自然会有结果,然后就换个话题。别人会问我们很多问题,而我们也觉得自己好像得马上回答,但其实根本不用这样。回答“我不知道”没什么不对,“我做了决定就告诉你”也不错。如果压力仍然存在,也可以试试转移话题的方法。即使给你压力的人并不是情感勒索者本人,甚至是某个你喜欢并尊敬的人,你还是要遵从自己的计划,千万别急着做出决定,尤其是重大决定。


◆ 所谓的情绪距离是指平复激动,让你的感觉冷却一下。当你面对情感勒索的威胁时,你的感受或许会强烈到让你无法思考、论证、判断或分析自己到底有哪些选择。这时,遭受情感勒索的反应完全写在你脸上:激动、充满压力、斤斤计较,会让你陷入狂躁。多种情绪杂乱的大合唱让人很难承受。你此刻的反应是很情绪化的,你需要更知性、更能就事论事的态度。给自己几分钟平静一下会有很好的效果,重复“我受得了”这句话,给自己多一点的时间思考。


◆ 理智与感情对我们而言都具有丰富的信息,我们应该学会让二者取得平衡的方法。我们的目标是感受和思考可以同时进行,而不是只让情绪左右你的决定。因此,当情感勒索升起雾气时,你需要登上这座观察力的高塔。


◆ 首先,冷静一下,看看情感勒索者的要求。一 对方到底想要什么?二 对方是怎样提出这种要求的?是含有爱意、语带威胁还是很不耐烦?描述一下当时的状况。三 如果你并没有马上妥协,情感勒索者有什么反应?想想他们的脸部表情、语调和肢体语言,尽量描述仔细。情感勒索者的眼神看来如何?他们的手和手臂放在哪里?跟你说话时他们站在哪里?有没有使用什么手势?语调听起来如何?整体的情绪看来怎么样?尽量把你想到的都写下来。


◆ 一 你怎么想?写下你脑中的想法,尤其是那些不断浮现的念头,我们可以由此看出你多年来形成的信念。情感勒索受害者的一些常见观念如下。• 我付出的比得到的多一点也没关系。• 如果我爱他们,就要让他们幸福。• 善良、体贴的人就该让别人感到幸福。• 如果我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对方一定会觉得我很自私。• 我觉得遭到拒绝是最惨的一件事。• 如果没人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得由我来负责。• 我从没争赢过这个人。• 对方比我聪明、强大。• 这样做又不会要我的命,况且他们真的很需要我。• 他们的需求和感受比我的重要得多。


◆ 记住,一种感受是一种情绪状态,可以用一个或最多两个词表达出来。你在说出“我觉得”的时候,就是在描述自己认为或相信的事实。因为我们要试着分辨信念与感受之间的不同,这一点需要清楚。


◆ 有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向我们传达连我们的大脑都意识不到的真相。我们嘴上说自己一点都不感到焦虑,却汗如雨下。我们说一切都没问题,胃却会紧张地打结。我们的生理反应不会进行否认和合理化,只会老老实实透露出最真实的感受。要记住,你每次发现自己的愤怒和怨恨情绪,就意味着你可能在被迫答应一项不符合你自身利益的要求。


◆ 仔细观察自己,并想想过去遭遇过的情感勒索经验,列出哪些行为最能逼你就范。以下是我观察到的一些方式。• 大吼大叫• 用力甩门• 使用一些会让我们自我感觉糟糕的特定字眼(如“自私”)• 哭哭啼啼• 唉声叹气• 气愤的表情,如脸红脖子粗、皱眉头、怒视等• 拒绝沟通然后,把这些行为与你的感觉连在一起:“当情感勒索者_____,我就感觉_____。”


◆ • 对方提出的这个要求,哪一部分让我觉得不舒服?• 这个要求的哪些部分我可以接受?哪些不能?• 对方的要求会伤害我吗?• 这个要求会伤害别人吗?• 对方所提出的要求,有考虑过我的需求和感受吗?• 是这个要求本身或表现方式让我感到恐惧、责无旁贷或心中有愧吗?到底是什么让我有了这种感觉?• 这个要求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 但是请注意,在与情感勒索者交手的过程中,我希望你不要有任何“自动”的行为模式。无论事情有多微不足道,请你先审视对方提出的要求,尤其是要求的呈现方式。明确其中到底是什么给了你负面的感受,并将这个要求放在你们之间关系的大背景下分析。


◆ 这不是说要把你生活中的全部交往都检查一遍,我们没必要过度分析每件事,也不是说与人交往时不能有任何自动的成分,而是说,如果你在某段关系中感受到了不适和情绪虐待,你需要用更具批判性的视角单独审视这段关系。


◆ 如果你认为自己也有大事化小的倾向,我建议你问自己下列这些问题。• 我们之间有固定的相处模式吗?• 我习惯说“这没什么”“没问题”“我随便”或是“我不在乎”这类话吗?• 如果事情决定权都在我,我会怎么做?• 我的生理反应是否传递了与我的大脑思考不同的信息?(例如,你心里想:“不过是场电影,即使我不喜欢看,我还是会去。”但你的胃却开始泛酸了。)


◆ 一旦我们能在小事上坚守立场,你就有机会掌握拒绝的技巧,抵抗更严重的情感勒索。


◆ 如果你能通过观察和了解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意愿来叫停自动反应机制,在仔细思考过对方的要求后自主选择做出理性的让步,你才算做出了“有意识的让步”。如果运用得当,有意识的让步会是达成你所希望的结果的最佳方式。但是,你一定得经过一段细致的自我反省过程,才能达成这样的目标。这个过程将遵循我前面提过的SOS三大步骤:停下来、冷静观察和制定策略。


• 在审视对方的要求之后,你发现这个要求没有任何负面影响。也许对方是以抱怨或沮丧的态度提出来的,但这些附加行为都不是习惯性的,你们双方也并不处于长期的情感勒索模式中。对方的要求也许让你觉得无聊,但对他人没有危害。这时你可以答应他的要求,把这种妥协当成维护良好关系的必要付出,因为你此刻表现了慷慨,日后对方很可能会还你人情。

• 在审视对方的要求之后,你发现,只要情感勒索者能与你公平交易,答应这个要求就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次你可以让步,不过情感勒索者答应下次把决定权让给你。

• 在审视对方的要求之后,你发现即使答应了也不会伤害到任何人,但仅限于其中的某些部分。这时候,这种情况便涉及讨价还价——你只答应部分要求,然后作为交换条件,你可以要求情感勒索者删去那些让你感到困扰的要素。

• 在审视对方的要求之后,你认为这次可以答应对方——这是一个策略。你知道自己答应这个要求的原因,而且针对如何改变你不接受的部分,你也做了计划。


◆ 在评估情感勒索者的要求时,即使是像“答应的话,会伤害我或其他人吗”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都能帮助你认清勒索者对当下情况目光短浅的解读。


◆ 如果我答应了某人的要求:• 我是否仍然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我是否会让恐惧控制我的生活?• 我会正面迎击伤害过我的人吗?• 我能做我自己吗?我是不是会对别人唯命是从?• 我能否继续遵守对自己的承诺?• 我能保持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吗?• 我是否出卖了别人?• 我说实话了吗?


◆ 如果我们不能让对方了解自己到底喜欢和讨厌什么,什么最能撩起我们的欲望,什么会让我们觉得不舒服,我们是无法获得真正的亲密感的。


◆ 强迫一个不愿意做爱或身体状况不佳的伴侣妥协,是一件毫无体贴之心的事。假如是你遇到了这种情况,并有意妥协,你应该扪心自问:这真的是爱吗?还是只是为了证明力量、控制、胜利和支配?如果这真的是出于爱,对方应该也会重视你的感受。如果不是的话,护卫自尊与自我完整性就该是你的第一要务了。


◆ 当情感勒索者的要求附加的风险非常高时,我鼓励你增加思考时间,仔细地考虑每种选择对你的生活与自我完整性将产生何种影响,在做一些重大决定时更是如此,例如:• 决定一段婚姻或亲密关系的未来• 决定是否结束与父母或亲友之间的关系• 决定是否继续留在一个不愉快的工作环境中• 决定一项巨额支出与投资


◆ 给自己一点时间好好思考情感勒索者的要求,以及自己可能采取的对应方案,但以下状况除外。• 对方对你进行身体虐待,或威胁要攻击你。• 对方酗酒、吸毒、赌博或欠债不还,而且不承认或拒绝接受治疗。• 对方有违法行为。以上情况是不容你多加考虑的,这时你得迅速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


◆ 你要记住,你随时都要从他的反应中获取信息,不要做任何假设,只要随时注意事态发展就好。


◆ 策略性行为模式的指导原则如下。

一 不容许任何对你健康有害的事物存在。这是自保的重要原则之一:不要容忍虐待,这会让你的身心遭到损害。

二 重新定义工作对你的意义。不要把你的工作场所当成一个苦刑场,你需要用专心工作的方式来实现你选择的那个结果。你可以这样告诉自己:“在攒够改变所需的钱以前,我选择维持现状。”如果你刚开始这份工作,你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学习新事物上,或抓住获得专业训练或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的机会,将你对目前工作的不满转化为脱离目前状况的实际行动。

三 订立一个时间表和计划。我并不是建议你永无止境地忍受目前艰难的工作环境。你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以改变现状?要找新工作吗?上课进修?想办法升职?存钱吗?要存多少或多久存一次?把自己的需求想得更仔细些,并认真执行你的计划。

四 采取一些行动以改善现状。虽然你没必要跟不理性或专制的老板发生冲突,尤其在你认为目前的饭碗已经摇摇欲坠之时,但你可以用一些小动作试试对方的反应。


◆ 有时,一段亲密的关系就像一瓶牛奶,你及时把它放在冰箱里,还能保鲜一段时间,但如果放在外面太久,变酸了,就怎么都救不回来了。


◆ 这四种策略——非防御性沟通、化敌为友、条件交换以及运用幽默——是终结情感勒索最有效的方法。


◆ 我们已经看到,有些人总是通过吼叫、生闷气、装受害者、威胁或指责等方式来达成目标,而我们也总是尽可能做到最好,利用各种工具来回应他们,并在我们身边筑起一道道墙,来隔绝他们这些行为在我们心中引起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


◆ 有些时候,父母和其他与我们关系亲密的人的确会改变主意,重要的是你为自己做了什么,尤其在需要坚守立场时,你是否重申了自己的原则。


◆ 一 对方做出消极预测,并加以威胁。施暴者或自虐者这两种类型的人会尝试抨击你,向你施压,希望你改变决定。例如,他们会表示,你一旦按照自己的决定去做,结果将十分糟糕。不受他们描述的恐惧后果影响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尤其当他们炮轰的主要论点是“事情搞砸了,都是你的错”时,你更要坚定立场。


◆ 你可以说:• 你可以做这种选择。• 我希望你不要那么做,但我心意已决。•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可能的话,希望你能再仔细想想,也许你会改变心意。• 等你消消气,我们再谈这件事好吗?• 这一次恐吓/挣扎/哭泣没有用了。• 我很遗憾你会这么生气。


◆ 对方辱骂你,给你贴标签或负面评价。当某人开始辱骂你时,你自然会想为自己辩护,但这可能让你陷入类似“我才没有!”“你也是!”的无意义对话中。这时你应该深呼吸,让你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随着呼出的空气散去,把它们逐出脑中。记住,既然你的目标是表达并维护你的决定,重要的是你说了什么,而不是你有什么感觉。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你的回应方式,之后,我们再把焦点放到你的心情上。


◆ • 你可以有你的看法。• 我明白,事情对你来说是这样的。• 可能真是如此。• 也许你是对的。• 我还需要想想这件事。• 如果你继续攻击我,事情将毫无进展。• 我很遗憾你会这么生气。


◆ 三 对方诱导你解释和说明。对方可能要求你解释,要你告诉他们你是根据什么道理做出决定的。这时你或许会认为这是你一吐为快的机会,可以让对方知道你受到了多大的伤害、他们是多么的不体贴、你有多难过以及你决定不再继续忍受下去了。你可能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适当机会让你倾吐,并开始为自己辩解。可千万别那么做!你要继续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目标上。你正在说明自己的决定——没有别的了。如果你真想停止情感勒索的过程,就别陷在那些争论中。你与对方的分歧根本不在于去哪儿度假或者是否要帮对方这个忙,而在于对方总是不顾一切要如愿,并一再让你屈服的互动模式。你现在要打破这个模式,因此千万别争论、解释、维护自己,别对方一问“为什么”就着急回答“是因为”。


◆ 你可以说:• 我知道这件事会让你不高兴,但事情非得这样不可。• 我们都不是坏人,只能说我们的需求有些不同。• 我只能负起一半责任,另一半是你的。• 我知道你非常懊恼/生气/沮丧,但这件事没有商量余地。• 我们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 我就知道你会那么想。• 我很遗憾你这么生气。


◆ 在面对沉默的情感勒索者时,不要:• 期待他们会先采取行动解决冲突。• 恳求他们告诉你怎么了。• 追着他们请求回应(这只会使他们更缄默)。• 批评、分析或解读他们的动机、性格和无法直接给予回应这件事。• 因为他们不高兴,就心甘情愿地接受责备,以让他们心情好些。• 允许他们转移话题。• 因为紧张与愤怒的气氛而退缩。• 因为挫败感而口不择言,说出非你本意的威胁。(例如,“如果你不告诉我怎么了,我就再也不跟你说话了”。)• 认为对方如果最后道歉了,其行为也会跟着改变。• 期待他们的个性有重大改变。即使他们承认自己的作为不当,并愿意努力改善也无济于事。行为是可以改变的,但个性很难。


◆ 当情感勒索陷入僵局时,邀请对方一同解决问题以转移谈话方向,往往是很有效的一着。一旦你向对方请求帮助、建议或是信息,可能会发现从未想到的可能性,而且人类的本性决定,他们一旦参与了你的决策过程,会更乐意帮助你实现这个决定。如果在与对方沟通时,你抱持的是求知欲和愿意学习的态度,你会很快改变充满攻击和辩解的对话基调。以下问题可以帮助你们减少仇恨,缓解彼此紧张的关系:• 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一点对你这么重要?• 你能不能提供一些建议,好让我们来解决问题?• 你能不能帮我想想,我们可以一起做些什么来改善彼此的关系?• 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这么生气/不高兴?


◆ 人们不喜欢被攻击,但往往乐于帮助人解决问题。


◆ 团队合作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尽自己所能,在大家咬紧牙关努力工作时做出自己的贡献,但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空间来处理自己的生活和健康问题。


◆ 当你希望对方改变行为时,你也要改变自己——这种交换必然会按顺序发生。


◆ 没有人喜欢自己单方面退让,而且我们讨厌独自解决问题,这种心态让很多人不愿意做先行动的人。但条件交换能创造双赢局面,容易被双方接受,同时也消除了一个使我们排斥和他人共同努力解决问题的原因——被对方伤害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们觉得气愤,让我们想要他们付出代价。我们毫不相让,因为我们认为对方应该受到更严重的惩罚。但从对方那里获得某些东西的感受,让我们更容易搁置仇恨。条件交换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因为双方都能获得想要的东西,从而避免了大部分冲突和争执中常见的相互指责与攻击。


◆ 再也没有什么比和某个人用私事开个玩笑更亲密的事了。幽默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默契,而回忆过去的幽默体验则对关系有巩固作用。使用幽默来和情感勒索者沟通可以让双方感觉放松,让你们想起自己多么喜爱彼此的陪伴,还能提醒你,让你们感觉舒服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幽默也是一种疗法,可以降低血压,当你和矛盾对象相处时,它也能预防激烈冲突的发生。


◆ 有时,那些外表看来似乎脾气不太好、固执、刻薄而让我不敢抱太多期望的人,竟然非常愿意参与这种巩固双方关系的工作。相反,那些看起来友善、处事圆融的人反倒可能十分自闭,摆出防御的架势,对受害者的需求毫不关心。


◆ 情感勒索者通常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和施压手段有多让人痛苦,因为受害者都太害怕、太愤怒了,根本没有勇气告诉对方真相,而且认为说也没用。换句话说,他们喊痛喊得不够大声。


◆ 许多时候我们会为对方刚开始的反应兴奋不已,因为对方在口头上已经同意我们的说法,我们就相信彼此间的冲突已获得解决。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对方会忘记承诺,进而故态复萌。虽然我们并不想成为这段关系中的看门狗或记分员,随时监视着对方,但我们仍得脚踏实地地观察事情的转变,以及对方的做法是否有助于我们达成我们决定的目标。


◆ 那到底要怎样才够呢?一 他们曾经利用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等手段来要挟你达成他们的目标,他们必须对此负责。二 认识到有其他方法可以让他们表达想法,而他们也愿意学习那些方法。三 承认他们的伎俩对你缺乏关爱,造成了你的痛苦。四 同意和你一起努力,使彼此关系更健康。另外,一旦发现你们仍无法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时,愿意立刻寻求外界协助。五 认为你有权利表达和他们不同的想法和感觉,做出不同的行为,并认为这些不同并不意味着“错误”或“不好”。六 承诺放弃过去让你产生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的惯用伎俩。例如,不再拿你跟别人做消极比较,不再威胁说你不同意自己就要离开,不再刺激你产生罪恶感等。


◆ 许多人会先选择不宣布自己的决定,因为担心会有不好的结果产生。但是请你先后退一步问问自己,最糟的状况是什么?通常,最糟的是你们的关系会分崩离析,但是你如果不赶快为自己争取权益,分崩离析的会是你自己。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越来越不清楚真实的自我和需求,会忘记自己的信念——到时候,你会像一具行尸走肉。


◆ 某些人之所以在面对情感勒索时毫无抵抗力,是因为他们“喜欢”受伤。我们经常自我破坏,用让步来面对情感勒索,以此来避免消极情绪,而不是学着去控制它们。这就像是扭伤脚踝的人在康复后还是会单腿行走,因为害怕如果像以前一样正常行走,可能还会感到疼痛。我将帮你做到的是,专注于当下,应对当前唤起你旧情绪的人,学会对这些旧情绪做出新反应。


◆ 要让自己不再恐惧他人的不认可,你必须了解自身的价值,你要明确你的观念中哪些是真正属于你的,哪些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你的。这意味着你清楚自己重视自身的哪些品质,并有勇气与责难对抗,坚持自己的信念与渴求。


◆ 我们会因为别人吼叫得越来越大声,就开始想象他们可能会失去控制而诉诸暴力。(如果你真的害怕别人会伤害你,你们这段关系也没有维持下去的必要了。)但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有想象过,如果以更有力、更自信的态度回应会怎样?当你努力摆脱一个恐惧的小女孩或小男孩的角色,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行事时,你就能逐渐克服对愤怒的恐惧,不再因此而妥协。


◆ 如果你的情感勒索者喜欢生闷气,你可以试着进入他们那种模式,看看自己能感觉到什么。看看你能否明确自己对愤怒的恐惧程度,以及是否有很强的无力感。


◆ 害怕改变的感觉是很普遍的,情感勒索者也常利用这种恐惧说出这些话:• 离开我,你会非常孤单。• 等到你后悔就来不及了。• 单身女子在外面讨生活是很不容易的事。• 你怎能让孩子经历这种痛苦?• 你只是没有想清楚,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看看那些离婚者的悲惨下场吧!


◆ 我们在童年时害怕被遗弃,是因为我们独自一人无法生存,在爱情关系中害怕被遗弃的感觉,不过是这种童年感受的成人版。不幸的是,很多成年人仍然相信,如果他们依赖的那个人离开,自己的心会死去。然而,这个黑洞其实只存在于想象里,是伪装成真实的谎言。


◆ 你拥有的资源越多,能付出的就越多,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的生活十分丰富,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情感和职业上的满足感、朋友、爱好和充足的金钱,你就能在不损害自身幸福的前提下付出。相反,如果你正面临离婚、工作不顺、入不敷出的困境,要你付出一大堆时间和精力来满足别人的需求,就太强人所难了。要学会合理付出的确不容易,但事实就是,如果你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又怎么能对别人伸出援手呢?


• 你的所作所为是否出于恶意?

• 你的所作所为是否非常残忍?

• 你的所作所为是否在虐待对方?

• 你的所作所为是否有侮辱性、贬损性?

• 你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对方造成了实质伤害?

如果你对上述任何一条的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罪恶感让你觉得悔恨却不是自我厌恶的话,你的罪恶感还在合理范围内。尊重你的自我完整性,意味着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做出弥补,而不是认为自己罪大恶极。


◆ 观点,而非事实


◆ 棍棒或石头这些坚硬的东西也许会伤害我们的身体,但上面这些批判如果从亲密的人口中说出,会极大地伤害我们的感情。


◆ 当我们的潜意识在抗拒一些积极的转变时,我发现,这时用比喻和故事的方法,会比传统的谈话治疗更有效。


◆ 你将会了解,只有在你屈服之下才能够持续的亲密关系,对你的人生根本毫无益处。


◆ 福沃德认为,情感勒索的危害性并不在于受害者实际上答应了勒索者的什么要求,而在于受害者自我完整性的损失——一段健康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关爱、替彼此着想、希望对方更好的基础上,否则对双方都是有害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194评论 6 49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058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780评论 0 34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388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430评论 5 38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6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07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79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2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59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05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70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67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3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61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29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72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