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万历皇帝与整个文官集团之间存有不和,那么整个文官集团的内部也必定存在一些不和,相互派系之间的斗争,亦属常见。再细分下去,也必有一些有志之士,不满当时制度,想推陈出新。这其中,以当朝首辅张居正为首,希望通过改变一些制度,从而达到对整个国家更加有序而又合理合法的管理。
然而,如之前所说,张居正最后的改革最终也以失败收场,这个一人之下的权臣,亦不能改变当时的状况。可见,若是有人与当时文官集团格格不入,那么,他的下场也必然好不到哪里去。
如上所述,那个格格不入的官僚就是海瑞,关于他的功过是非,至今也难以一一述说。
他以举人入仕,最后官居二品,但他死后,只有白银二十两,竟不够殓葬之资。他的一生极其争议,其特点包括有忠于法律的刚正不阿,重视道德的清正廉洁,他希望通过他的个人道德之长,来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然而他的政治措施和为人作风却与当时的大部分官员有所不同,不被整个文官集团所接受;虽然他的名声早已名扬四海,让安排人事的官员也不敢太冷落他,但他们依然有手段处理海瑞,即任命为闲职,看似品阶不低,实则无所事事。
在我看来,很讽刺的有两点,一是身居高位却并不需要做事,是否有必要从简,如同现在的人都在考公务员,难道不就是因为大部分的公务员职位也属于清闲一类?还有一点就是,整个国家讲究以道德治国,而以遵循道德伦理为标准的海瑞,却频频受挫,官员对他的为官之道竟然不喜,却要受他的名声而在表面上给他升官,足可认识到当时整个制度的矛盾性。
一五八七年,这个让人毁誉参半的官僚,在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的任所里结束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