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遇到过经常加班,体能不支,晚上入睡困难,早上起不来等等类似的情况,其实这些都是精力管理不好的症状。
最近学习了张遇升老师的精力管理课程,特别喜欢张老师在课程里说的一句话:就像肌肉通过锻炼会增长一样,精力通过科学的训练也能增强。张老师的课干货很多,我把它分享,希望对你的精力提升有所帮助。
精力管理的核心是金字塔模型:从底向上依次由体能、情绪、注意力、意义感组成。关于它们的关系有个形象的比喻:开车去目的地时,体能就像是汽车的发动机、情绪就像是点火的火花塞、注意力就像你的方向盘、意义感就像你需要的路标和目的地。我们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典型的症状比如感觉自己上班总是哈欠连连,可能是体能差、也可能是情绪不好、或者对工作缺乏意义感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导致的。
那怎么去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呢?在这里一一说明下上面的4个元素。
首先,是体能。先判断一下自己是不是体能差? 如果你遇到周围多数人感冒时,你自然地被传染,或者一年感冒2次以上,或者晚上加班多一点就出现失眠或乏力或精力不佳,那都是体能不好的表现。导致体能差的因素有很多。举一些例子,如饮食不规律,我周围的同事就经常不吃早餐。习惯性地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比如早中晚各吃一大碗面条或一堆包子馒头,这会影响血糖迅速上升与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导致犯困和体重超标。睡眠环境影响如同伴喜欢看视频到深夜影响你的睡眠。睡眠前习惯回顾与想事情而引发自己的思维一发不可收拾,导致失眠。夜宵吃得太多,躺下后还觉得肚子撑得慌。晚上应酬喝酒多,睡了一晚鼾声巨响,第二天起来却仍然没有精神。在家宅一天不知白天黑夜,晚上精神抖擞睡不着。犯颈椎病等各类办公室久坐病。体重超标,三高症等。
以上这些都是平时容易染上的不良生活习惯,不知不觉的消耗了你的体能。建议列出自己的负面习惯清单,从自己较舒适的方面开始一点点地改。比如:我给自己列的负面清单如下:
1 早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偏高,需要少吃点面条与馒头。
2 平时喝水不多,尿尿偏少偏黄,需要增加饮水量。
3 平时吃三顿偏高热量,改成吃少点+上下午各加餐一次:补充一些自然而健康的坚果或水果。
4 睡前躺在床上写日记的习惯容易导致头脑兴奋,改成坐着把日记写完,上床了看看一两页书帮助入睡。
5 情绪容易波动。学习观察自己要爆发的情绪,给其打上标签,引导自己管理好情绪。
情绪是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我有一个朋友就觉得情绪是自发产生的,似乎来去全无踪迹,不可控制。其实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情绪也是大脑产生的,只是因为其导出的回路比一般的理性思考更加快捷,就像用火车和飞机运输物品存在很长时间差异,理性在慢车道上经常还没捕捉到情绪,它就已经爆发出去了,但他们都是通过一个大脑触发的,每个人都能捕捉与管理自己的情绪。掌握了情绪管理的能力,就是让自己幸福的秘密。当你开始学习观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你就成功了一半。
关于注意力,这是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甚至是一种症状。因为现代社会各种信息流都希望吸引你的注意力,加上人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分散到环境中的各个方面的偏好,人们被各种短小的视频、信息流所吸引而无法长时间专注在一件重要的事情上。英语里有句谚语说:where ever focus goes, energy flows。也就是说注意力在哪儿,精力就流向那儿。我们培养好的精力,应该将其优先用于解决一些重要与有挑战的事情;就像开车要盯着前面行车方向。每天精力最好的时候,立即开始做最重要的那些事情,不要被邮件、通讯软件所打扰。注意人的注意力分配是脉冲式的,每隔一个小时左右需要放松一下。
有朋友可能会问:什么是重要与有挑战的事呢?这需要根据你的人生意义来决定,就像开车时应该走哪条路,是由你的目的地决定的一样。那么怎么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感呢?多问问自己擅长做什么事?这个事为谁服务?他从服务中能得到什么?我的服务让他有什么不同?找自己擅长的、喜欢的、别人所需要的东西之间的交汇点,这可能就是你的意义所在。 开车的目的地需要你自己设定,同理,人生的意义也只有你自己才能寻找得到。如果你找到了,恭喜你!茨威格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的中途、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如果还没有,你一定要不停地找下去。 只要坚持下去,你终将拥有一个精力旺盛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