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母亲李小月
写下这个题目,我的眼泪就不自觉流下来。
昨天回到祖宅,看到熟悉的场景,可以告慰的是在雄安新区的大拆大建中,我们的老宅成为了乡愁保护点,可以继续保留下去。下午,我和老舅和他儿子李冲一起到了母亲的墓地,雨后的玉米地清新茁壮,我们铺开纸钱,点燃,燃成纸灰后,一股小旋风刮走了纸钱,好像母亲知道我们来看望她,她是多么眷恋她的三个孩子啊!就在她的生命定格在33岁,她发生意外离世的当天,她一大早离开家时,仍给我们做好了早饭留在热灶锅里,这样我们醒来虽然她已去忙碌,但我们仍然能吃上温暖的早餐。膝盖上的雨水和鞋子上的泥土,手边的青草又把我带回40年前。当天,我们在学校上课被叫回家,得知了妈妈意外离世的消息,姐姐十岁,我七岁,弟弟只有不到三岁,只有傻愣之后的哇哇哇大哭,之后就是大人们的惋惜和啜泣。出殡的时候到来了,想到再也没有了妈妈,我们就是不断地哭,哭干了歇一会,想起来就又哭。按照习俗,作为长子的我要到挖好的墓穴里去躺一躺,试一试墓穴够不够平,作最后的修整。母亲以后就要长眠于此了,要让棺木里的她住的舒服。
我仰躺在墓穴里,仰望天空,麦苗黄土的气息围绕着我,想想再也见不到妈妈,又大哭起来,等我从墓穴里爬上来,在最后的入土仪式完成后,我的眼泪终于是哭干了,从此,也把所有对母亲的想念统统埋进了心底,牢牢地封存在心里的最深处。
再之后,劳累的奶奶过世,我和姐姐去了东北,弟弟留在家乡。然后是我的归来。再然后,寄宿读书,异地求学,工作。再然后,去广东发展,娶妻,生子,在人生的追逐与生活的被迫中辗转向前。前后几次到母亲坟前探望,烧上一堆纸钱。安静地呆上一小会,心里就会特别想念母亲。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无论是迷茫还是清晰自己,都很想和妈妈在心底默默对话。会不自觉地想到,如果妈妈没有离开我们,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家庭会如何。因为她一直都是那么乐观,积极,目标明确。无论是她养育我们,经营家庭,都很有一套,总是能让艰辛的生活变得轻松快乐起来。对严父潜意识的逃避,让我们因为对慈爱母亲的依赖,自然接纳了她的严格。她是一个家庭转动的自然核心,也是孩子们心底的主心骨,是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是所有困难最后的避难所,是个人回家的港湾。也许在我们的心底,都在潜意识里回避这曾经生命中最大的遗憾,包括我,就像当年的眼泪流干,就不想再忆当年。
这次回到故乡,是冲着母亲去的。我们曾经艰辛苦难记忆的家乡,已然变身为这个国家千年大计的征程起点,激起人们对雄安新区无尽的想象和期盼。伴随蓝图的清晰,大拆大建不可避免。回到故乡,想在大拆大建前再好好看看曾经熟悉的故乡。去看看长埋母亲的地方。
因为个人的发展不得不离开她,因为基因和骨子里的记忆而想念她,是这一代人真实的乡愁。而每个人和家族,都有自己的根和源。而母亲,就是那个根和源。回家令我欣喜的,不是那宏大的蓝图和热火朝天的建设,而是我们的祖宅成为了乡愁保护点进而可以在发展的洪流中得以保全。这是父辈们的功德,是我们这辈人的幸运,能够给后代留下一个了解乡愁时代的标本。邻居们说,这里的老宅最老最结实,这里走出去了三个大学生,这里有棵六十年的香椿树。
现代是一个物质大丰富的时代,也是一个幸福感贫乏的时代。而我们的母亲,却能在那样一个艰辛和清苦的时代,带给我们无尽的安稳和快乐。而我们的后代,也许再也无法理解我们那被迫离开又时时想念的乡愁。而我,也终于可以在又一次旅途中好好坦然怀念一下我们的母亲。告诉他们我们这个家族的前世今生,孕育我们,养育我们,在上天还依然想念着她的孩子们的母亲。
记忆中的家乡很美,一条河围绕着她。在村子的东西两端形成两个大湖一样的开阔处,芦苇荡里青蛙野鸭多多,鱼虾无数,河水清澈,井水清凉,更是孩子们的天堂,这里就是王村。十年浩劫中我们的爷爷辈的地主出身成为了被批斗的对象,爸爸由于受到地主出身和成份的影响,被从石家庄市的学习拖拉机制造的中专学校,下放到了这个看起来不错的乡村。与我们的母亲李小月结成夫妻,从而生下了姐姐,我,和弟弟。加上爷爷奶奶,组成了一家。姥姥家和我们相隔不远,稍微大一些,我们就可以在姐姐和其他小伙伴的带领下,来回乱跑。
记忆中,虽然那时已经是文革的尾声,但还是生产队的时代,父母都要集体上工去劳作收割,小娃娃的我们也只有被带到地里满地乱爬,坐在大人们收割的玉米秸秆上玩耍,工休间隙,爸妈就会抓来田里的蚂蚱给我们玩。妈妈似乎永远都是笑的。她会在田间地头寻找一切素材给我们玩,这些就地取材的什么秸秆,麦杆,昆虫就是我们的玩具。有时候他们会搞到很晚,似乎是抢收抢种之类,可能我们虽然饥肠碌碌,但也是忍着。我们的妈妈一定很心疼她的孩子,在记忆中,艰苦的生活让小孩子们也变得懂事起来。收获后,生产队就会把收获的粮食按每家人头和工分分成一堆一堆的放在打谷场上,每家就会带上口袋去收取自家的一份,以我有限的眼光来看,那么小小的一堆肯定是不够吃的。但那是大人们的课题,我们还太小也指望不上,但记忆中我们并没有挨过饿,爸妈们总是有办法搞定一家的温饱。
母亲就像她的名字,圆脸,齐耳短发,舒展的眉眼总是满怀笑意,配上健美的身材,总是笑意盈盈,来去如风。而爸爸那时也因为县里搞玻璃厂,被厂里用一批宝贝的化肥作为交换去厂里上班。妈妈一定是觉得她嫁对了人,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生下了第三个孩子。我记忆深刻的是一家人在白炽灯下兴高彩烈地吃拆骨肉,生产队里的大马成了分到家家户户的马肉,于是妈妈调了美味的拌料,对于食物短缺的我们可以想见那是多么过瘾的美味。不知道我爱吃马肉的基因是不是就是那时种下的。
后来,人们开始分田分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在村子的东边,北边和西边和作为新的宅基地分别分到了土地。于是妈妈有了更加大显身手的空间。
那时候爸爸每天一大早凌晨三四点就起来先去忙地里的庄稼,妈妈准备一家人早餐,给爸爸开小灶,准备白面饼卷小鱼小虾,炒鸡蛋之类,那可真是好吃啊,那可真是再也吃不到的人间美味。爸爸从地里回到家,快快洗去劳作的泥土汗水,换上体面的上班衣服,骑上他的二八凤凰宝马一路风尘赶去玻璃厂上班。
后来,我和姐姐分别上学了,我初上学,很不习惯,课间玩疯了,上课铃响中冲进教室,被老师一把抓住,情急之下抓起老师的胳膊就咬,老师大喊一声松开手,我才得以跑到坐位上。后来老师带我见家长,我心里那个怕呀,真是闯了大祸,老师拉着我去见妈妈,我一路上一会害怕到死,一会又给自己打气,怕他娘的个球,反正我都咬了,大丈夫敢作敢当,随你处置。不管怎么打气,心里还是怕的。就这样快到家时,远远看到妈妈正和邻居一帮妇女在树下纳鞋底,没想到妈妈见到我们,居然笑盈盈走过来,一点也没有责怪我打骂我的意思,我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后来她们说说笑笑的好像好朋友一样,她也一点都没有责怪我,让我得以完美逃脱。
随着社会风气开放,市场经济开始萌芽,人们开始外出作买卖,以前定义为投机倒把的经商行为被默许。妈妈是第一个响应的妇女,她一早就捉摸着怎么补贴家用,现在有机会了就马上开工,她放下年幼的我们,开动爸爸买回来的蝴蝶牌缝纫机,起早贪黑,买布料作成衣服,打成包袱,背着包袱四处贩卖补贴家用,据说为了卖个好价钱,她还背上货物跑到长城关外贩卖。我们亲爱的妈妈,她是如何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风餐露宿,为了卖个好价钱而远涉关外,又是如何和她的伙伴们讲起她在家的孩子,早日卖完换成钱回家。
为了补贴家用,过上好日子,爸妈总是不知疲倦地想尽各种办法。那时候种庄稼费尽心力,是赚不到钱的。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只是向城里人奉上他们辛苦换来的廉价粮食,这不但加剧了城乡差距,也带来更多的二元对立,让城里人更有优越感,也让农村人在心生羡慕的同时更加想尽一切办法跳出农门,变身城里人。
那时农村的生活,一切都是取之于田地,家里的锅灶,烧的是麦杆秸秆,煮的是玉米粥,吃的是馒头烙饼,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种上蔬菜,养鸡下蛋,养猪卖钱,农闲时就做服装买卖,想尽一切办法挣钱。那时候黑白电视出现了,大家挤成一团看李连杰演的《少林寺》,人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总想着怎么把邻居比下去,就这样,妈妈总是不肯落人下风的,伴随爸妈的辛劳,家里日子日益改善,家里有了全套的家具,写字台,高低柜,大衣柜。等到万人空巷的《霍元甲》开播时,我们已经也有了电视机,虽然它是黑白的,但足以令大人骄傲,小朋友自豪。因为那时候电视机是奢侈品,看电视几乎是唯一的娱乐项目,没有电视机的人家要去有电视机的人家去看。这样,家里必然会变乱,这常令我厌恶和苦恼,而妈妈总是笑脸相迎,还为观众们准备茶水。更让我们自豪的是,妈妈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她永远是整洁的,干净的,漂亮的,带笑的,虽然她有三个孩子,但她举重若轻,永远都是显得那么活力和完美。
为了提高种田的收入,人们开始种经济作物棉花。这种作物产出的绵花能卖钱,但是也更加麻烦,要扦尖什么的,防止它疯长,只长高而不结绵桃。还有绵龄虫等各种病虫害,要时常打农药。还有就是结棉桃的关键时期,要施磷肥。磷肥会堆成小山一样卖给农户,而据说磷肥堆里潮湿的磷肥肥效更高,于是妈妈就在挖磷肥时,磷肥堆倒塌,在意外中被埋于磷肥堆下。要强的她,贤妻良母的她,善良美丽的她,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当她的灵魂与身体分离的时刻,她想的一定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三个孩子,她的丈夫和亲人。而她却是永久地离开了我们。
妈妈离世后,我们的生活全变了。读小学的我,早晨喝玉米粥,中午喝凉玉米粥拌点盐和香油,晚上又是喝玉米粥。我恨死了绵花,也想死了妈妈。每一个小孩的心里都有妈妈一个神圣的位置。妈妈去世了,日子还要过,于是好心人给爸爸介绍新对象,给我们找后妈。很多人看到爸爸,心生爱慕。看到我们三个小孩,想必也是知难而退,又吃又拿后无疾而终。而我们更不喜欢他们,往往在相亲的人走后,为了一泄怒火,要把他们坐过的板凳踢飞。
有时候太过想念,往往就会动了离家出走的念头。也往往因为想念妈妈,更加努力读书,于是考上了重点中学,于是在不断的跳跃中,少了一种专注沉厚的积累。如果我们的妈妈还在,她的慈爱和严厉,活力和乐观一定会把我们呵护到底。让我们少走人生弯路。
旅程即将到达终点,生活还在不断延续,当我写下这些纪念的文字,也是真切回溯自己的生命历程。47年前,她生下了我们,而我们还将一代一代地传递生命的火把。而母亲,永远是我们心底最温暖有力的存在。无论时光多长,距离多远,母亲都会在天堂注视着我们。
也正因为此,我更愿意相信生命的轮回和天堂的存在。这也让我们对生死多了一份超脱和更深的眷恋。
老屋的结实,让我又看到你和爸爸一砖一瓦共同建设生活的身影,香椿树的挺拔,让我又看到你摘香椿芽的身影还有香椿芽炒鸡蛋的芳香,你采摘榆钱,槐花,用你的巧手做成食物,在有限的条件下以无限的乐观和创意,千方百计照顾家人,营养我们的身体……
晓风明月,思念无涯。你的孩子们会乐观生活,认真向上,专注用心过好每一天,把你带给我们的无尽的热情,希冀,盼望,乐观,进取一代代传递传承。
2021年7月29日
于保定至广州G65列车上